一个平台如何让民生关切“件件有着落”?
傍晚,金华兰溪市黄湓大桥引桥段,24盏新安装的太阳能LED路灯亮起,照亮了灵羊岛居民回家的路。
“晚上出行更安心了。”兰溪市政协委员何文平说,他反映的问题,通过政协“民情一点通”平台得以高效传递和解决,展现了民意直通车机制的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平台已收集信息446条,已办结441条,办结率达98.9%,满意率98.6%,推动多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半个月
道路实现全面亮化
过去,由于黄湓大桥引桥段光线不足,居民夜间出行存在一定不便。“晚上走过那段路,要格外小心,”有附近居民说,“现在,路灯亮了,出行顺畅多了。”
今年6月,何文平在“民情一点通”平台提交了“关于黄湓大桥引桥亮化的建议”。问题提交后,依托“智慧流转、一键交办、全链跟踪”的工作机制,兰溪市政协迅速协调各方,推动问题进入解决快车道。
“民情一点通”平台作为政协创新搭建的社情民意直通车,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平台实行“民情信息线上提交—平台智能分类转办—部门办理反馈—委员群众评价”全流程数字化链条,大幅压缩了办理时间。
今年10月,兰溪市政协召集市建设局、市城投集团、云山街道、灵羊岛开发商等相关单位,就路灯问题进行现场查看协商,因大桥电缆线偏细,接电存在安全隐患,最终确定由市建设局出资、市城投集团施工,采用安装太阳能LED路灯的方案。
从确认方案到路灯亮化,在政协委员的反馈和政府部门的持续推动下,仅用了半个月时间,这段道路就实现了全面亮化。
两个半月
多年的“路障”被清除
在兰溪市兰江街道立德医院对面的人行道上,一块突出地面45厘米的铁块,曾是过往车辆和行人的“隐形杀手”。
“铁块半截在路面,半截在人行道下面,路过的车经常剐到底盘。”今年8月,兰溪市政协委员吴璟通过“民情一点通”反映了这一安全隐患。
问题上报后,市政协、市消防救援大队、市水务局、兰江街道、钱江水务等部门赴现场开展协商。
“铁块是被撞坏的消防栓,属于区域消防设施,不能一拆了之,只能由专业人员进行迁改。”兰溪市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说。
现场勘查当天,钱江水务就给出了迁改方案和预算。十天后,由兰江街道出资进场开展施工,当天就完成了迁改工作。
从委员反映到问题解决,历时两个半月,这个困扰市民多年的“路障”被清除。
精准回应群众关切
兰溪市区某大型超市靠近居民区,超市卸货噪声曾是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突出问题。兰溪市政协委员朱兰庆反映:“超市卸货场,早上4-5点、晚上9-10点,货车进进出出,居民天天被噪声困扰。”
兰溪市政协通过“民情一点通”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对接云山街道做通超市及周边商户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推动市行政执法局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最终,落实商户规定工作时间,货物运输要求轻拿轻放,地面铺设静音材料,推车轮子改为橡胶轮,并设置专人监督岗。同时,超市还对污水和垃圾问题制订了相应整改措施,实现从噪声控制到环境整治的全面提升。
兰溪市政协通过“制度+数智+协商”三维发力,构建多层级、常态化的民情处置与长效转化机制,推动民情信息上传、办理、反馈全链条提速,精准回应群众关切。平台运行以来,272名委员累计报送信息446条,委员参与率达100%。
对于疑难问题,市政协依托“季度协商”机制在一线精准破解,严格遵循“协商前调研取证、协商中认领交办、协商后跟踪问效”的闭环流程,定期汇总民情数据、研判办理堵点、优化工作流程,将个性问题转化为共性机制,持续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深化。
兰溪市政协主席范冬岩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民情一点通’平台是政协践行履职为民宗旨的重要抓手,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着力推动问题解决。”
一个个微小的变化,汇聚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与安全。兰溪市政协通过“民情一点通”这座“连心桥”,将民生的“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书写着温暖厚实的履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