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已至,众神归位!一票难求的“指环”是怎样炼成的?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厉玮
全文2,356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杭州日报讯  又是五个半小时的“超长待机”!又是一场从黄昏到夜阑的歌剧马拉松!

11月22日,世界级指挥大师马库斯·史坦兹领衔一众国内外音乐家,携手杭州爱乐乐团共同完成了一场年度大秀——理查德·瓦格纳音乐会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之《众神的黄昏》,再次辉煌奏响钱塘江畔的杭州大剧院。

自2023年起,杭爱《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已经“连打”三年,年年叫好又叫座。今年,《众神的黄昏》一经开票就全部售罄。演出当晚,杭州大剧院歌剧院三层全开、座无虚席。

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对歌剧热爱者的“终极测试”。要真正体会到瓦格纳音乐戏剧的宏伟之美,就意味着要体验“剧院中不能承受之冗长”。没想到,除了杭州本土的铁杆歌剧迷,还有不少从北京、上海、成都、西安乃至香港等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骨灰级观众,坐火车、打“飞的”赶来杭州,共赴这场“众神的黄昏之约”。

担任此次“指环大秀”的指挥,依旧是定海神针般的杭爱老友——指挥大师马库斯·史坦兹,第五次联袂演绎瓦格纳的史诗大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曾率领科隆国家歌剧院全班人马在上海演出了两轮《尼伯龙根的指环》,同时也是这部史诗巨制在中国的首演。

杭州爱乐乐团还邀请了众多国际一流的瓦格纳唱将齐聚杭州。饰演男主角齐格弗里德的世界级男高音西蒙·奥尼尔,仅“指环”系列他就与世界顶尖乐团录制过三次唱片。舞台上,他演绎的“屠龙英雄”,有着浑厚又灿烂的金属般音色,同时又爆发出扑面而来的戏剧张力。芬兰女中音歌唱家安娜·达尼克则是第三次参演“指环”,此次更是一人分饰三角,紧扣《众神的黄昏》的“宿命”底色,三种音乐表达和角色处理都各具风韵。

同时,克里斯蒂安·瓦勒、马库斯·艾赫、艾迪特·哈勒等外国歌唱家均贡献了极为生动的角色演绎。尤其是唱演俱佳的“新面孔”克里斯蒂安·瓦勒,将奸佞的侏儒之子演绎得入木三分,惊艳全场。

除了中国人自己的“女武神”刘艳花一如既往地完美演绎布伦希尔德,一众首次参与瓦格纳的华人面孔也成为现场的一大惊喜。剧中饰演阿尔贝里希的男中音赵朗旭,时隔半年再度与杭爱合作,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和临时救场的杨丽、莫爽。众神你方唱罢我登场,神仙打架般的艺术缠斗,令现场乐迷大呼过瘾。

瓦格纳的歌剧,乐队同样也是主角。这一回,指挥马库斯将低音提琴安排在了舞台的正后方(常规打击乐声部的位置),各种打击乐器则放置在了右后方,以及罕见的瓦格纳号再次现身,整个声场被紧紧包裹。他独有的“即兴式”指挥手法再现江湖,对乐队层次、速度、色彩明暗的把控依旧细致入微。

他指挥棒下的杭州爱乐乐团,既能迸发出雷霆万钧的气魄,亦能以最轻柔的质感勾画人物细腻的内心变化。不论是乐手们的反应速度,还是弱奏和大动态的爆发,以及拉伸和张力上的表现,都堪称完美。在台上的五个半小时,每位乐手都精神专注,情绪饱满,甚至有些乐句手中的提琴都快拉出火星子了。

齐格弗里德葬礼进行曲缓缓响起,指环的神话,哒哒的马蹄声,黄金般的莱茵河,瓦格纳对权力、爱、背叛与重生的哲学沉思,在这一夜再次被赋予史诗般的重量。

“众所周知,对于钢琴家来说,弹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铲十吨煤’。如果来一套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整个乐团人人都得‘铲十吨煤’。”杭州爱乐乐团副团长兼驻团指挥洪音介绍,乐团从11月10日就开始集中排练,歌唱家们陆续到位加入。“整整10天轮轴转,一直到演前最后一天大家才休息,为了今晚五个半小时的演出养精蓄锐。”

这一回,由于作品的编制需求,乐团还外借了不少“精兵强将”。尤其是管乐声部,著名圆号演奏家韩小明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众神的黄昏》使用了大量复杂音型织体和变幻莫测的节奏。“在舞台上,我们圆号声部可能是整个乐团里最忙的。光一幕戏,我可能要转十五六次调,来回地‘窜’,还得用上各种技巧。”他翻开自己的圆号分谱,整整77页,红红绿绿全是标注。

“我们不怕音阶,就怕音阶里突然多一个音。”乐团双簧管演奏家陈斯嘉也提及,瓦格纳的乐谱中充斥着大量这种“别扭”的音级走向和极端音区的使用,调式的转换和速度的改变也常常是无预警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乐手紧盯着指挥的手势,不能有丝毫松懈。”陈斯嘉还透露,指挥马库斯的要求极高,排练中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最令人望而生畏的,还是《众神的黄昏》的演出长度和强度。作为《尼伯龙根的指环》耗时最长的“大部头”,《众神的黄昏》中乐团的净演奏时间长达惊人的四个半小时,甚至超过了去年的《齐格弗里德》。

这次担任助理指挥和歌剧艺术指导的,是年仅19岁的青年指挥家顾乐跃。“我今年9月就抵达柏林,跟着歌剧老师开始研究作品。”在来杭州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他更是全力配合每一位歌唱家完成了单独的钢琴作业练习。

意外总是猝不及防。临演前两天,女中音玛丽·塞德勒因家庭突发变故不得不退出演出,赶回德国。“临时在国内找到可以顶替玛丽唱瓦格纳歌剧的歌唱家,难乎其难。”几番辗转,来自中央歌剧院的女中音杨丽、女高音莫爽临危受命,顾乐跃更是第一时间接下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论使用什么方法,耗费多少精力,必须保证她们在两天后完美登台。顾乐跃回忆,在争分夺秒的48小时里,三个人几乎通宵达旦,加紧排练,最终成功救场。

当最后汹涌的莱茵河水淹没了旧世界的一切——英雄、权力、阴谋、诅咒,音乐也渐渐平息,一切喧嚣散尽。最后一个乐音减弱至终章,指挥马库斯缓缓收起双手,全场静默足足十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也出现在了观众席,共同见证这个足以载入史册的瓦格纳之夜。

杭州爱乐乐团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完整演绎瓦格纳的不朽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2023年壮阔的《女武神》吹响征途的号角,2024年《齐格弗里德》再现“指环大秀”,今年《众神的黄昏》奏响宿命的终章,我们期待着明年《莱茵的黄金》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