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成绩公布 孩子成绩又倒退了60名 有家长三秒钟调整好情绪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郭婧
全文2,158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钉钉一响,心跳加速。期中考成绩出炉了,又是我们展示影帝级表演的时候了!”前天,一位高一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孩子的期中考成绩单:班级排名40名,年级排名180多名,退步了60多名,“心里有点闷,还有点无奈……”

“我需要立马在3秒钟之内,把自己脸上那种失望的表情给去掉,切换成一个和颜悦色的知心朋友去和孩子聊一聊……小心翼翼地提出一点小小的意见。”

他说,不光是嘴巴上要说“没关系”,还要配合上表情和肢体语言,笑容要是发自肺腑的,真诚的,但是又不能太过了,不能是开心地笑,不能太没关系,“戏演完了,感觉比在单位里加了一天班还累”。

很多家长回应说,感同身受,就是情绪管理还得练。

女儿上初三的李女士说,自己的瞬间情绪管理已经越来越好了,“开始总是演得好好的,就是后来因为一点小事忍不住就炸毛了”。

平静地说出“没关系”

又忍不住因为一点小事炸毛

“哦,没关系。”李女士说,不管孩子考试成绩怎么糟糕,现在都能很平静地说出这几个字。

她说,孩子进入初中后,不光是期中考、期末考,平时每周一般都会有测试,每次成绩出来都是瞬间情绪调整的时候。

每当女儿的考试成绩没达到平均分的时候,李女士的内心肯定会很沮丧。

“看到女儿班级排名40多名的时候,我内心更是极度沮丧,表面上却还是装得非常云淡风轻的样子,跟女儿说‘没关系,妈妈跟你一起补,肯定没问题的’”。她从来不会因为女儿成绩不好而骂女儿。

但女儿很快会发现这都是妈妈演的。因为当晚,李女士就会忍不住因为一点小事骂她:“写数学作业为什么不用草稿纸!语文作业怎么又用涂改液了!”

忍不住炸毛之后,李女士为了转换一下氛围,一般会马上去给孩子弄点吃的,“感觉这个情绪管理和涵养都还需要再修炼”。

绕路去买了一根甘蔗回家

先吃点甜的再和孩子对话

为了能更好地调整情绪,王女士还会做很多准备工作。

“看到女儿语文考了全班倒数第二名,我气得有点发抖。”女儿刚上初一的王女士说,开车回家的路上,她一边听音乐放松心情,一边不断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要骂孩子,孩子也很不容易了”。

回家前,她还特地绕路去水果店买了一根甘蔗,“到家了也不吃饭,就坐下来啃甘蔗,吃点甜的,平复一下心情”。

一晚上,她都尽量不去女儿房间,避免不必要的对话,直到女儿拿出试卷来,“看到她连一些很基础的题都写错了,内心的火一下就冲上来了”。

但她还是忍住了没有跟女儿发火,尽量用最简短的“嗯嗯嗯”来回应女儿,一直到女儿睡前,才努力平和地跟她聊了一聊。

“没想到女儿说了这样一句话:‘别的同学已经在蒸汽时代了,我还在原始时代’,她也知道自己没有努力!”王女士说,这句话让她觉得又好笑又好气,孩子睡着了,她还气得睡不着。

“这个年纪的孩子,叛逆很严重,大人发火的话,她反而根本不听你的话了。”她说,自己只能内伤,表面还是假装没有生气,小心翼翼地提醒她“多努力一点”。

儿子悄悄从后视镜观察

爸妈一路忍住只字不提期中考

还有家长自嘲说,孩子上高中后,自己的情绪管理已经精细到了表情管理。

期中考成绩公布的这天晚上,上高一的小蒋的爸妈一起去接儿子放学,儿子一上车就问了一句:“今天怎么你们两个人一起来接我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平时都是爸爸接他的,今天妈妈也一起来,他就猜想是不是妈妈要在路上聊期中考试的情况。”蒋妈妈说,儿子这次有几科没考好,自己是很想跟他聊一聊的,但儿子一走出校门,孩子爸爸就提醒她:“孩子看起来情绪不太好,你就不要再说他了。”

回家的路上,小蒋爸妈都忍住了没有提期中考,还一路都在努力做表情管理,神态轻松自如地闲聊一些其他话题,“孩子会从后视镜里偷偷观察我们的表情,不能让他看出来我们有一丝沉重”。

蒋妈妈说,孩子上高中后,学科上的复盘,家长肯定不如老师专业,“假惺惺地鼓励也没什么用”。

第二天,她给儿子炖了一碗他喜欢喝的骨头汤,等儿子喝了汤,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才给儿子鼓劲说“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啊”。

提前发消息给老人打“预防针”

爸爸和儿子聊卡牌游戏转移话题

采访中,还有家长提醒老人一起情绪管理的。

一位儿子上小学六年级的妈妈,期中考成绩发布这天,在儿子回家之前,特地在家庭群里给老人们打了“预防针”:“孩子这次有一门考砸了,大家千万不要跟孩子提期中考!”

她说,当天老师在群里发了消息说这次考试是为了让孩子们提前适应小升初,“难度比较大,批卷也比较严,大家分数普遍比较低”。

“考完孩子就说感觉不好,我悄悄打听了下,语文分数跌破了他的心理预期,80分都没到。”她说,听到这个分数,很受打击,但顾不上难过,脑子里一直在想该怎么安慰儿子。

儿子一回家,她就先说:“听说你这次英语考得很好,说明我们在英语上的付出得到回报了。”

儿子回说:“但是我语文考得很差。”

“没事,老师都说这次试卷难度大,批得也很严,问题不大,哪里扣分多,我们多练一练就好了。”她说,自己开导了好一会儿,孩子爸爸看儿子还是不开心,直接转移话题,跟儿子聊起了卡牌游戏,跟儿子约定周末陪儿子玩卡牌游戏,“爸爸这招很有用,儿子心情好很多”。

不过,也有孩子刚上初一的家长说,看到孩子的成绩这么差,真的演不了一点,忍不住就脱口而出“就考了这点分啊”。

“其实老师也发消息提醒,家长要鼓励孩子为主。”她说,接下来可能要开始修炼自己的情绪管理了。

当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当一个时时能给孩子提供正向力量的家长,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