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新馆正式开馆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陈洁 陈强
全文1,629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11月19日,杭州市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新馆组织开展了落成后的首次活动。该馆的落成,为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打造了一个学习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安全意识的“实景课堂”。

各界携手,共筑安全基石

活动现场,杭州市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新馆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揭牌,开启生命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护培训新篇章。

全国劳动模范孔胜东当天来到活动现场参观体验。他认为,这是一次生命安全的“补课”,更是一次精神境界的“充电”。“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深知‘安全’二字的千钧之重,今天的参观,更让我对安全有了新认识,作为一名志愿者、公益人,我们要掌握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对生命最根本的尊重与守护。”

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谭湘看来,安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杭州市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的创新实践,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可感、可操作的沉浸式体验,是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全市人民学习安全知识的打卡地,让‘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沉浸式体验

解锁安全教育新模式

杭州市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新馆面积近500平方米,集应急救护培训、体验、传播于一体,设有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应急救护、家庭安全、地震逃生、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等板块。

沉浸式影院:穿越时空,亲历亨利·杜南从商业巨子到红十字之父的传奇一生,感受一颗伟大心灵的成长与光辉。

地震体验区:学习如何在黄金十几秒内做出最正确的生死抉择——找到安全的藏身点。

家庭安全区:直面“烈焰沸腾”的油锅与感知“瞬间麻痹”的触电,用最深刻的亲身体验,敲响家庭安全最响亮的警钟。

消防安全区:从零掌握灭火器的规范操作、学习牢固的逃生绳结系法,并亲身体验高空缓降,全面武装消防自救技能。

交通安全区:在模拟驾驶舱中,亲身体验酒驾的眩晕视野与疲劳驾驶的失控瞬间,深刻感知交通安全的无情法则。

心肺复苏(CPR)与AED教学区:通过专业指导与实操练习,让您的双手学会生命的律动,搭建一座通往生机的桥梁。

寓教于乐,首批体验者赞不绝口

当天,首批受邀的社会招募体验代表也来到生命安全体验馆新馆沉浸式体验。在消防安全区,王先生在成功完成模拟灭火后兴奋地说:“以前没有亲手操作过灭火器,今天自己动手灭火,感觉特别真实,一下子就记住了‘提、拔、握、压’的口诀!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是无可替代的。”

在交通驾驶模拟区,沈女士沉浸式体验了一次“驾驶员”的感觉。“交通安全,人人有责。”沈女士说。

47岁女子考取心肺复苏培训证书

“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01,02,03,04,05……”当天下午,由杭州市红十字会、杭州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联合都市快报、浙医在线推出的“9·19”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在生命安全体验馆新馆的培训室内举行。20多位市民学员跟着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老师,数着胸外按压节拍,认真学习心脏按压技能。一番操作下来,不少学员热出了汗,纷纷脱下外套,撸起袖子继续学。

47岁的廖女士是一名自由职业者,8年前曾参加过相关培训,因为时间久远,一些急救要领已经生疏。“这次看到都市快报橙柿互动App上有培训,赶紧报名,重新学习一下。”更巧的是,11月19日刚好是廖女士的生日,“生日当天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学习急救技能,关键时刻或许能挽救一条生命。”

28岁的边先生是一名中医师、医学博士,看到有急救培训后,他特地请假前来学习。“作为医生,看病救人是我的职责,平时也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掌握急救技能,对我来说很有必要。”边先生说。

面向未来,打造全民安全教育基地

据了解,杭州市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新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复兴南街,每周三至周日9:30-16:30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时承接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团体的集体参观和救护培训。目标是打造成一个集科普、体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安全教育基地。未来,还将不断更新体验项目,开展主题安全活动,让安全教育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