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刻刀描绘时代 黄永玉版画走进“诗画浙江”
浏览量
全文717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都市快报讯 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浙江美术馆主办,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共同主办的“版承新启—香港‘黄永玉’国际青年版画艺术家扶持计划”展览,将于11月18日在浙江美术馆7、8、9号展厅开展。
艺术家黄永玉与《大公报》结缘逾七十载。24岁时,他曾任《大公报》美术编辑,与金庸、梁羽生等文坛名家同室论稿,留下无数珍贵的视觉印记。20世纪50年代,他以年轻的刻刀描绘时代精神,正如他所言——“自己是《大公报》的小兵丁”。
浙江在中国现代木刻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黄永玉先生早期艺术成长中不可忽视的文化背景。由“浙江省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战时木刻研究社”出版的《战时木刻》,曾是他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读物,对其艺术观念与创作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览以“版承新启”为主旨,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出发,走进“诗画浙江”,以跨地域巡展的方式延续“版画精神”的文化传承。
展览以黄永玉先生的艺术精神为核心,以青年版画家的创作实践为回应,构筑起一条连接传统与未来的艺术长廊。
在报艺交融·薪火相传展区,以黄永玉与《大公报》的深厚渊源为主线,展出其在报社工作期间创作的珍贵版画及《猴国之命运》系列小说插图版画。同时呈现李可染等艺术名家为《大公报》创作的抗战版画插图,记录艺术与新闻的互动轨迹。本展区还呈现黄黑蛮、应金飞与廖井梅的代表作品,共同展现了艺术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的交融。
在青年新声·版纳万象展区,汇聚了“首届黄永玉国际青年版画艺术家扶持计划”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创作者,来自内地、香港及海外的艺术新锐以多元的文化视角与技法,展开对社会、个体与传统的探讨。
展览持续至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