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之约 多学科协作点亮抗癌希望
“从新疆到浙江,五千公里的路程,是我们为生命奔赴的最长距离。”近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病房,刚度过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关先生(化名)握着甲状腺外科韩春主任医师的手,言语间满是感激。这位身患多种重疾的新疆小伙,跨越大半个中国求医,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多学科(MDT)团队的“接力救治”下,闯过重重生死关卡,重获健康新生。
千里奔赴觅生机,复杂病情藏险滩
30岁的关先生来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130公斤的体重下,藏着一身“沉重”的病痛——甲状腺肿瘤、心梗、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接踵而至,让这个年轻的生命不堪重负。
今年5月,急性心梗的突发让他在当地医院紧急接受了冠状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术。本以为能稍稍喘息,次月打算进行二次冠脉扩张时,一则坏消息再次袭来:检查发现近5厘米的甲状腺肿瘤,且气管周围、左侧颈部布满多发转移淋巴结,如同“定时炸弹”般威胁着生命。当地医院束手无策,建议他前往专业肿瘤医院救治。
为了寻找一线生机,患者和家属开启了漫长的“寻医之路”。他们在网上搜查了很多资料,对比无数专家案例后,浙江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韩春主任医师的专业口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哪怕跨越五千公里,也要去试试!”带着这份孤注一掷的信任,关先生兄弟辗转千里,终于站在了韩春的诊室里。
韩春在仔细查看患者各项检查后,发现眼前的病情,远比想象中更复杂: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术中随时可能出现心脏意外;肿瘤钙化后不仅“坚硬如石”,还粘连着气管与喉返神经,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失声或呼吸困难;肥胖的体型让手术视野受限,淋巴乳糜瘘的风险也成倍增加,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生死考验。
多学科协作破难关,“精雕细琢”护患者安康
“患者以生命相托,我们必当全力以赴。”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韩春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MDT)协作机制,一场跨科室的“生命攻坚”就此展开。
综合内科徐明智主任率先“出战”,深入评估患者心脏状况,量身定制血压、血糖控制方案,同时建议先完成二次冠脉药物球囊扩张术,为手术扫清心脏“障碍”;超声科与放射科专家反复研读影像资料,如同“精准导航”,清晰勾勒出肿瘤与转移淋巴结的范围,为手术规划提供核心依据;麻醉手术部蔡淑女主任更是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亲自主持麻醉方案制定,凭借丰富经验攻克肥胖患者插管难题,全程守护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经过一个月的休养准备,手术正式启动。韩春主任医师带领团队站上手术台,面对“坚硬如石”的肿瘤和错综复杂的神经、血管,他们如同“精细的雕刻师”,在狭小的手术视野中小心翼翼地分离、切除。既要彻底清扫转移淋巴结,杜绝复发隐患,又要精准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功能,同时规避淋巴乳糜瘘风险。凭借加倍的专注与精细操作,手术成功实现“根治”与“功能保护”的完美平衡。
术后,护理团队无缝衔接,及时处理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细致监测恢复情况。如今,患者已能正常进食、交流,颈部的微创美容缝合伤口几乎隐形,复查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接近正常,无任何并发症。“和远在新疆的亲友打视频时,他们都说几乎看不出我做过手术,这趟杭州之行,太值了!”关先生的笑容里,满是重获新生的喜悦。
“复杂病情的救治,从来不是单一科室的‘独角戏’,而是多学科协作的‘交响乐’。”韩春表示,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MDT协作模式,为更多像这位新疆患者一样的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