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接二连三“感冒” 问题却出在刚换上的厚衣服上

每日商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宋黎胜
全文1,432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与换季衣服没晒直接穿有关?那我们一家三口成为天气‘受害者’了!”30多岁的王女士(化名)自我调侃,但也表示很无奈,毕竟入秋以来晴天屈指可数。

换季衣服没晒直接穿,全家遭螨虫攻击

最近,王女士全家接二连三出现感冒症状了,先是王女士的老公在整理完换季衣柜后,一整天不停地打喷嚏,鼻子很痒,还流清水鼻涕,以为是着凉,但吃了三天感冒药却一点没好。没过两天,王女士自己也有了一样的毛病,而且喉咙痒得像有“小虫子爬”。没做家务的女儿也没能幸免,晚上因为鼻子不舒服,翻来覆去睡不好,闹得全家都很不安心。既然不是感冒,那会不会是过敏导致的?

经人提醒,上周一家三口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胡未鸣副主任医师的过敏性鼻炎专病门诊求助。

胡未鸣了解到,去年秋冬天的衣服,王女士按照以往的习惯,洗晒过后放了樟脑丸收好。今年的秋天来得猝不及防,又遇连续阴雨天,厚衣服来不及晒就拿出来直接穿了。

结合鼻内镜,医生看到一家人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加上过敏原检测结果,最终诊断是尘螨和樟脑丸残留引发的过敏性鼻咽炎。

很多人都这样做,为什么我们一家就这么“倒霉”?王女士很是无奈。

胡未鸣解释,衣服在长期密闭的环境里,藏了两种会“刺激”耳鼻喉的“隐形杀手”。

一是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衣柜潮湿易滋生尘螨、霉菌,即便衣服收纳前洗过,它们的代谢产物(如尘螨排泄物、霉菌孢子)仍粘在纤维上;穿衣服时,这些颗粒飘进空气,经鼻子、喉咙吸入,触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鼻痒、喷嚏、咽痒。

二是化学物质残留。收纳用的樟脑丸、防虫剂含萘或对二氯苯,或衣服与樟木条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混放,这些化学物质会粘在衣服上。穿着时它们挥发成气体既直接刺激鼻、咽黏膜,又诱发过敏,加重耳鼻喉不适。

“秋天本就是易过敏季,加之换季衣服没晒直接穿,尘螨及化学物质刺激,过敏性鼻咽炎就发生了。”胡未鸣说。

换季容易发生过敏,提前预防很关键

进入秋季,耳鼻喉科和过敏科的患者明显增多。胡未鸣建议市民要对过敏保持警惕心理,一旦发生过敏应立刻脱离过敏原,像上述患者需换掉可疑衣物,穿干净无异味的棉质衣物;鼻痒、咽痒时用37℃左右生理盐水冲鼻(每次200-300ml),温水漱口,减少过敏原残留;皮肤痒可涂炉甘石洗剂(破损皮肤不用)。

另外,要清洁环境减刺激。衣柜通风至少30分钟,用专业的吸尘器清理衣柜角落(尘螨易藏处);有空气净化器就开强效模式,过滤尘螨孢子、化学挥发物。

同时要遵医嘱使用与症状相关的对症药物进行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轻度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避免用于破损皮肤)。

若经过这几种方式处理后,因尘螨引发的过敏不适仍未缓解,可经耳鼻喉科医生评估,明确尘螨过敏后,尝试脱敏治疗。

秋季和春季都是过敏的高发季,为防患于未然,胡未鸣建议,日常要用除菌除螨洗涤剂、30℃以上温水洗衣服;洗后在太阳下晒6小时以上(紫外线杀螨防霉),晒完轻轻拍打,抖掉死尘螨(尸体也可能致敏)。同时,可选合适的天然防虫剂(用透气布袋装着放衣柜角落,不贴衣服);衣柜做好防潮,除湿盒保持湿度低于50%(潮湿易长霉菌),优先用真空压缩袋收纳衣物,减少空气残留。

医生强调,换季衣服晒后再穿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健康习惯,因为紫外线杀灭尘螨,随风也可飘散化学物质刺激性气味;晒衣物的最佳时间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此时紫外线最强;一般超过3小时即可。

“随着气温进一步走低,存放的呢大衣、羽绒服等冬装也将上身,趁着晴天,市民们要抓紧晒一晒。”胡未鸣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