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皮子糖葫芦爆款出街 成杭州秋冬消费新晋 “流量密码”

每日商报
浏览量
作者:实习生 曹茜 记者 杨伊琳
全文1,311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板栗、烤红薯、糖葫芦,是年轻人口中的 “入冬标配”。如今,这一榜单添了新成员 —— 融合北方奶皮子与传统冰糖葫芦的 “奶皮子糖葫芦”,凭借创意搭配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不仅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引发消费热潮,更从连锁门店火到街头摊位,甚至带火一批原本小众的商户,成为激活秋冬消费的 “流量密码”。

创意融合 + 社交热度

传统小吃焕新 “破圈”

“奶皮子葫芦,就是在传统糖葫芦基础上叠加一层或两层奶皮子。”据从业者介绍,这种跨界组合让水果的清新与奶香的浓郁碰撞出独特复合口感,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味觉体验。其走红离不开社交平台的助推,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杭州同城 “奶皮子糖葫芦” 相关帖子持续刷屏,内容涵盖顾客寻店攻略、商家摆摊预告、美食制作教程等,热度居高不下。

线上热度快速传导至线下,杭州各类经营主体纷纷抢抓商机。连锁炒货店将奶皮子糖葫芦摆在最显眼位置,光芒甘栗、栗上香、京鑫甘栗、糖栗滋等品牌均同步上新。在中山中路的光芒甘栗门店,红亮的扁山楂、翠绿的晴王葡萄、鲜嫩的草莓与金黄奶皮子组合,裹上晶莹糖衣,视觉吸引力十足。“现在每天能稳定做六七锅奶皮子糖葫芦,是店里销量最高的单品。” 店员一边为糖葫芦裹糖衣一边说,更意外的是,“人多了之后,连带着店里其他炒货的销量也上去了”。

摊位 “借势起飞”

半小时售罄、日销两百串成常态

除了连锁门店,街头摊位更因奶皮子糖葫芦迎来“逆袭式”增长。亚运公园、华元欢乐城、良渚杜甫村、下沙宝龙城市广场、金沙天街等热门商圈与夜市,陆续冒出专卖奶皮子糖葫芦的摊位,成为“热门门店排队客”的替代选择。

11日晚,临平南苑华元欢乐城的小摊前已排起小队。“最开始就是想试试看,没想到大家都奔着奶皮子糖葫芦来。” 摊主林女士感慨,下午五点出摊后,半小时内所有品类就售罄,“现场排队的人特别多”。她的摊位除传统山楂口味外,还推出葡萄等水果搭配款,价格比其他渠道更亲民,“虽然比传统糖葫芦贵点,但大家尝鲜的热情一点没减”。刚买到的市民说:“刷手机看到推荐,离得不远就过来了,奶皮子的醇香混着山楂的酸甜,味道确实不错。” 即便有两天因奶皮子缺货暂停售卖,林女士的摊位依旧火爆,“提前通知改卖其他甜品,不到二十分钟也卖完了。多亏奶皮子糖葫芦带来的流量,大家吃了反馈好,才愿意继续捧场”。

高校周边的摊位更是 “借势翻红”。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树人学院附近,“大东北冰糖葫芦” 摊主张老板的生意格外红火。“夏天跑外卖,冬天卖糖葫芦,去年试过卖奶皮子糖葫芦,反响一般,今年赶上这波热度,直接被学生‘送’上热门。”张老板说,为让学生无负担尝鲜,他将价格定在11元至20元,“青提奶皮子款才11元,不比甜品店差”。据其透露,现在每天单靠奶皮子糖葫芦就能卖两百串,“学生回头客特别多”。

这股 “奶皮子糖葫芦热” 还将迎来新节点。据悉,2025杭州临平首届“奶皮子糖葫芦文化节” 将于11月14日在朱家角邻里中心举办,届时将集中展示这款创意小吃的多样玩法,为市民提供打卡、品鉴、互动的专属平台。从连锁门店到街头摊位,从线上刷屏到线下热销,奶皮子糖葫芦不仅成为杭州冬日的“味觉符号”,更印证了创意美食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为传统小吃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