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重复做各项检查?谁在偷走你的救命钱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吴双
全文820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叮铃铃——”今年5月,桐庐县医保局举报热线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我要举报这家医养机构存在违规行为。”电话那头,一条关于某医养结合机构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线索,引起了监管人员的高度警觉。

一支由桐庐县医保局牵头,联合民政、卫健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检查组,奔赴涉事机构。检查组的突然到访,仿佛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层层涟漪下隐藏的问题逐渐浮现。

在调阅大量病历和财务凭证后,违规线索被逐一发现:参保人金某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连续两次在某民营医院住院,但病历显示其无检查、无治疗的天数占比竟分别达到53.23%和58.06%。“哪是住院治疗?简直是把医院当宾馆!”检查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

随着核查的深入,更多细节被揭开。临床专家在审阅病历时皱紧了眉头:铜蓝蛋白、高血压三项……许多非常规的检查项目,竟是在患者完全没有相应症状的情况下开具的。更有甚者,某个“患者”单次住院期间竟被重复化验血型、重复做生化全套。这些不必要的检查,每一笔都在蚕食着宝贵的医保基金。

为何这类违规行为屡屡发生?桐庐县医保局在总结中发现,其隐蔽性和专业性构成了双重壁垒,而诊疗指征的把握极大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这为滋生灰色利益空间提供了土壤。

“普通患者很难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住院,或者某项检查是否必要。”专家表示,这需要医疗机构严格自律,也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督。

医保部门对存在过度检查的医院予以处理,追回违规费用并要求支付违规使用医保基金30%的违约金;对于低指征住院的问题给予了行政处罚。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治病钱、救命钱,任何蚕食行为都是对公共利益的严重侵害。”桐庐县医保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跨部门协作开展“回头看”,构建日常巡查、飞行检查与第三方审计相结合的监管链条。与此同时,医保部门呼吁广大参保人成为基金监督的“火眼金睛”。若发现疑似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线索,请立即拨打监督举报电话,共同守护这份关乎每个人生命健康的公共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