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来当“孩子王” 首批聘任99位 大部分来自科研院校、高新企业 拱墅区中小学全配了“科学副校长”

浏览量
作者:记者 王厚明
全文1,212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杭州日报讯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其中提出,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

昨日,拱墅区举办深化科学教育三年行动暨科学副校长赋能现场会,首批99位“科学副校长”名单正式公布,并颁发聘书。拱墅区也成为全省率先实现“科学副校长”中小学全覆盖的区(县)。

北大学霸为全体学生构建AI思维底子

高校博导下沉中小学破解“高分低能”困局

接下聘书,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少年科学院院长助理赵浩男,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育才大城北中学的“科学副校长”。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一直担任着集团的信奥教练,此前大部分时间一直专注于培养信奥方面有特长的孩子。担任科学副校长,让赵浩男的教育视角变得更宽。“可以想象,现在的学生步入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所以我们要面向所有学生,为他们搭建好AI思维的底子。现在学校已经在着手构建AI校本课程,就是要提升学生们了解、运用AI的能力。”

此次拱墅区聘任的99位“科学副校长”,大多是引入来自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以及高科技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像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梁初,就是毛遂自荐来担任“科学副校长”。

“我们中小学的教育,太注重孩子对知识的获取,却忽视培养其把知识转变为实践运用的能力。”梁教授在高校里是做科技创新应用研究的,他发现不少学生理论知识很强,但转化成实际应用时,显得无所适从。他希望下沉到中小学,来寻找破题之法。“相较于直接教孩子,我会把更多精力来影响中小学教师团队,通过引入资源、开放高校实验室,来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观念。当老师的科学素养提升了,可以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六个一”破除科学教育“纸上谈兵”

让科学家从“纸上文”变“校中人”

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并不是偶然被提及。2023年5月,教育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然而,当下的科学教育大环境,依然存在许多现实短板。其中缺乏专任师资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有些课程沦为“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推动聘任“科学副校长”,让科学家进校园,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

“科学副校长”聘进来了,如何让他们从“纸上文”变为“校中人”,拱墅区也进行了制度性的探索。在此次聘任会上,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就明确提到,“科学副校长”进校,要开展“六个一”行动,即指导制定一份科学教育发展规划、开展一次科普进校园活动、结对一位科学教师、参与建设一门科学课程、指导一批学生科学创新项目、推动一次校外科学实践活动,真正全方位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

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应卫平也对拱墅区探索“科学副校长”充满期待:“希望在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中,建立更为完善的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把科研工作者、科技资源请进校园,也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走出校园的机会,在社会真实情境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