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季(浙江站)在萧山湘湖启幕

作者:记者 韩中美 通讯员 陈惠敏
全文716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11月11日下午,“2025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季(浙江站)”在杭州市萧山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启幕。环境舞蹈《行舟》以“文明传承、家园记忆、生命史诗”为主题,通过舞蹈与自然景观、历史场域的深度融合,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季自2018年启动以来,始终秉持“以天地为舞台”的理念,先后在云南大理、江西井冈山等地举办。此次落地湘湖,以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及周边湖区为演出空间,将八千年的文明脉络与当代舞蹈语汇相融合,展现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生生不息的精神图景。

演出共分为三个篇章。在第一章“古渡刳木”中,舞者以肢体为笔,勾勒出远古先民从生命觉醒到舟魂淬炼的完整历程;第二章“越波遗响”以湘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积淀为背景,展现家园记忆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画卷;第三章“归舟溯梦”以“文化寻根与精神归航”为主线,串联起个体乡愁与文明传承的深层联结。例如舞蹈《寄相思》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对相思之物的深情;《回乡偶书》中,孤舟摇曳于荷花池,映照舞者怅惘身姿,勾勒出贺知章归乡途中的感慨与向往;《星河泛舟》以巨镜映照天空,舞者持纸船划过镜面,营造出时空交错、心灵共鸣的宇宙意象;即兴舞蹈中,舞者们在湖山之间随心而动;《归舟》则以湖面舟船远去、岸上歌舞欢庆的画面,定格文明延续的温暖图景。

本次环境舞蹈突破了传统舞台边界,将演出空间延伸至博物馆、湖面、廊桥、鸟岛等多个场域,实现了“馆内馆外联动、自然人文融合”的演出格局。以湘湖为精神原乡,以舟为意象,《行舟》承载着千年记忆,指引着心灵的归途。湘湖的湖光山色与舞者的身体语言共同书写了一部属于这片土地的“生命史诗”,观众亦在行走观演中,自然而然沉浸于八千年的文明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