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这些企业家在乌镇这样说
都市快报讯 乌镇的烟雨,掩不住科技的热度。昨天是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第二天,24场分论坛密集举行。从“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到“工业互联网创新”,AI成为贯穿所有议程的核心议题。
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
为数据流动装上“安全阀”
今年,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密算获得“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颁奖词这样写道:“蚂蚁密算创新全链路密态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以技术突破信任壁垒,实现数据规模化低成本可信流通,服务超千万级用户。”
连夜从南京赶来的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蚂蚁密算董事长韦韬透露,他们在国家数标委WG6(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工作组)成立了密态计算研究工作组,专门推动相关国家标准建设。
韦韬解释,蚂蚁密算的核心定位围绕“密”与“算”展开。“密”即密态计算,保障数据在跨主体、跨行业流动中不失控,实现“数据可流动但权限不流失”,为企业高价值数据的安全流通奠定基础。“算”则指向以大模型为驱动的高阶智能体,韦韬将它比喻为“新CPU”与“新操作系统”,能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
随着公开知识逐渐被基础大模型训练殆尽,韦韬认为,行业将转向使用尚未在公开渠道流转的敏感稀缺知识,传统数据处理方式难以保障安全。在此背景下,密算技术前景广阔,预计将从金融、医疗等高价值行业起步,逐步降低成本,拓展至更多领域,推动数据要素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实现更大价值流通。
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高级副总裁马宏彬
从“技术秀”转向“效率革命”
从去年开始,一款叫“可灵”的AI生成视频工具迅速走红,风靡全球创作圈。在这背后,是快手对AI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布局。
在“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上,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各自分享了快手在AI时代的创新实践与底层思考。
“新一代AI技术,正在从程序员手中的‘技术秀’向产业一线的‘效率革命’演进。”马宏彬说。以“可灵AI”模型为例,它已将影视制作成本降至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制作周期缩短约60%,成为推动产业效率跃升的“底层推进器”。
在杨远熙看来,快手的创新根植于中国丰富的技术土壤与产业场景。他认为AI的真正价值,在于“嵌入业务”,深度融入具体工作流。为此,快手构建了全面智能化技术矩阵,将AI能力贯穿于内容生产、推荐分发、电商搜索与广告出价等全链路,实现平台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
一智科技董事长刘俊杰
打破建筑业的“数字孤岛”
在“前沿人工智能模型论坛”上,一智科技董事长刘俊杰直言不讳:当AI技术正在改变各行各业时,建筑行业却依然是一座“数字孤岛”。在这个资金密集、规模庞大的行业里,许多工程至今仍靠小本记账、手工造表,数据在无数表格和微信群里碎片化地流转、丢失。“如何用现代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推动行业发展,不再只是建筑业的‘选择题’,而是 ‘必答题’。”
面对这个行业痛点,一智科技推出了“安心筑”平台,创新地将“工厂工单模式”引入建筑业。通过把复杂多变的施工任务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标准化任务,让每个环节责任明确、数据真实可靠,形成了从任务分配到薪资发放的完整闭环。
这个创新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欠薪纠纷下降了95%,处置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内;工程质量明显提升,验收合格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工人们的发薪率提升至98%,彻底改变了以往按月领生活费、年底讨薪的困境。
经过6年的探索,如今安心筑已服务300多个项目、2000多家企业,其价值获得了行业和国家的认可。
百望股份首席顾问续岩
垂直领域正成为AI赋能产业的核心战场
这是百望股份首席顾问续岩第二次参加互联网大会。在乌镇的这两天,他穿梭于各个论坛之间,一边汲取行业新知,一边积极探寻生态合作的可能。
作为“电子发票第一股”,百望股份正在践行“数据智能Data Intelligence(DI)”转型战略。智能体产品,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载体。
“我们不做脱离业务的通用AI,而是从企业最核心的交易数据切入,构建一个覆盖2850多万企业的数据网络。”续岩介绍,通过自研的智能体产品矩阵“金盾”“睿界”“问数”等智能体,能够自动完成风险识别、合规监测、金融风控和战略分析等关键任务。
在续岩看来,垂直领域正成为AI赋能产业的核心战场,数据智能将重塑商业社会的价值逻辑。“百望的目标,是让每一家企业都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效率红利与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