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电商消费纠纷处置有“标”可依

每日商报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 陈娅菁 记者 汪晓筠
全文945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

近日,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电子商务消费纠纷处理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杭州市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这不仅为消费者的维权保障再添一颗“定心丸”,更给全区电商消费纠纷处理工作划定了清晰“标准线”。

作为杭州平台经济的核心承载区,余杭区电商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每逢“双11”“618”等电商大促节点,交易规模与消费需求同步攀升,电商消费纠纷也易集中显现,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体验。

如何让消费者维权更省心、企业经营更安心?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对此早有布局。2024年,该区启动“电子商务消费纠纷处理标准化试点”工作,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数字化实践深度融合,构建出一套“源头化解、多元协同、数智赋能”的电商消费纠纷处理体系。

要让体系落地,首先得有“看得见、用得准”的标准操作指南。为此,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纠纷处置流程,并联合区内重点电商平台企业,梳理出一个覆盖“纠纷受理—调解沟通—结果反馈—档案归档”的全流程操作手册。这本手册涵盖72项标准,其中包含44项国家行业标准和23项自主制定标准,兼顾了行业权威性与区域能动性。

作为消费纠纷处理的“绿色通道”,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的顺利运转同样关键。截至2025年10月,余杭区ODR企业自行和解成功率达到70.97%,极大提升了纠纷处理效率。但随着ODR企业数量的增多,“准入无门槛、管理无标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为此,余杭区借试点契机,制定《ODR企业准入条件及管理规范》《ODR企业消费纠纷处理评价规范》等内部标准,从源头提升企业纠纷化解能力。目前,这套标准已覆盖全区26家ODR企业。

为推动维权服务“提速增效”,余杭区市场监管局聚焦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纠纷处理标准流程、沟通技巧等内容,为电商从业人员、执法人员和调解员组织多场“实战化”培训。同时,该区还创新引入“AI调解员”,以数智化维权模式推动网络消费纠纷处置效率提升。

“标准化试点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消费者的获得感上。”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试点建设,今年1至10月,该区消费纠纷源头处理总量同比提升20%、纠纷处理时效缩短10%。接下来,余杭区将以此次试点验收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标准化建设成果,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余网枫桥”品牌,为电商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