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妇儿“专科融合”改革的杭州样本
一座城市的温度,蕴藏于对生命最初的呵护与对全龄健康的关怀。
从1985年杭州市妇幼保健院建院,到2014年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组建新院区,再到2023年与杭州市儿童医院实施集团化管理——通过40年的积淀与跨越,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完成了从单体医院到融合创新的嬗变,走出了一条专科协同、资源整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四十载积淀,敢于踏上“破壁”融合之路,对于一家专科医院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简单的机构叠加,而是对传统医疗资源的深度整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陈昌贵表示,“我们探索的是一条‘专科+专科’的特色整合之路,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破“院墙”立新局,解码妇儿健康幸福方程。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程的历史交汇点,市妇儿医疗集团正挥毫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专科协同构筑高地,以健康服务筑牢根基,推动妇儿健康服务体系融入城市肌理,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打造生动的杭州样本。
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 构建孕产儿一体化服务新生态
“宝宝在小儿外科看脐疝,我在盆底科顺便做了产后康复,还咨询了母乳喂养问题,不用分开跑两家医院就能解决我们母女俩的健康问题,方便。”二孩妈妈李女士家住近江,以前带老大看病总要跑到朝晖的市儿童医院,自从家门口的市妇产科医院挂牌市妇儿医疗集团钱江院区后,她发现医院里开设的门诊更全、专家团队更多了,再也不用为母女俩的健康问题往返奔波。对于能“一站式”享受从孕产诊疗到妇产儿保健的优质医疗服务,她赞不绝口。
这样的就医变化,源于两家专科医院一体化、集团化发展后,实现了从传统疾病诊疗模式向全周期健康管理的系统性转型。
“这不仅是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更是服务模式的创新。”陈昌贵坦言,不同于传统医疗机构“大而全”的模式,市妇儿医疗集团却蹚出了一条“专科协同”专而精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以“家庭门诊”为理念,打破以往孕、产、儿专科分离的就医模式,让母亲、孩子乃至全家人的健康,在同一个空间获得整合式照护。
两年来,院区间互设门诊、组建多学科联合团队、开放危重儿绿色救治通道,优化城西院区资源部署,以及在钱塘、建德设立新院区,不断推动市域范围内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共融,形成“一集团五院区”的发展格局。今年启用的集团钱塘院区,“家庭门诊”已整合妇产科、儿科、儿童保健科、眼科、皮肤科、临床心理等多个科室,并依托早孕关爱、婚前孕前保健、儿童医疗保健三大中心,形成覆盖“婚孕—产育—儿童成长”的服务闭环。
围绕“一老一小一孕”三大重点人群,集团不断拓展健康服务外延:打造生殖健康培育学科,推出早孕关爱门诊与生育友好服务,从孕前咨询、孕期保健到产后康复,构建全程化支持体系;发展宫内儿科学,将诊疗前移至胎儿期,实现生命早期干预;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儿童健康服务特色,除常见病诊疗外,更注重健康保健,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指导和早期发展促进等;结合老龄化社会需求,聚焦女性更年期保健及盆底健康维护,提升老年群体整体健康水平,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数据印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集团运行两年间,打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开设交叉门诊53个,服务超2.5万人次。更重要的是,这种整合催生了母胎医学联合门诊等创新服务,让孕产妇、儿童、老年女性患者享受到全流程、无断点的健康服务。
“推进妇儿专科融合,从临床全面转向以‘妇儿健康’为中心,打造孕产儿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在‘一个地方’‘一站式’解决妇女、母亲和孩子的健康需求,这不只是医疗流程的再造,更是健康理念的革新。”陈昌贵说,提升全民健康素养,高效化解百姓健康难题,是集团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最直接的行动。
从“疾病诊疗”到“多学科共治” 沪杭协作打造医疗创新“策源地”
医院体制机制的创新,为百姓健康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9月27日晚,一场在集团钱江院区上演的生命接力给出答案。
“孕妇出现宫缩,手术可能会提前。”“产科医生已随时待命,新生儿外科医生已准备!”晚上8点,本已在家休息、准备次日手术的集团各科医生突然接到产妇临产的消息,连夜赶往钱江院区。
产妇腹中宝宝患有罕见病脐膨出,新生儿娩出后便立即被转移至手术台,由集团新生儿外科专家进行急诊手术。经过产科、新生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次日凌晨2点,在市儿童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普外科王俊教授团队的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新生儿转危为安。
这已不是院区间第一次合力守护新生命。两年来,市妇儿医疗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携手建设宫内儿科,防治胎儿先天性畸形,实现母婴同台手术,推动学科造峰。截至目前,集团多学科团队已对300余名宫内胎儿异常孕妇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手术。在沪杭专家的指导下,传统诊疗模式的局限被打破,不少患有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食道闭锁、轻度膈疝、双胎中重度膈疝的宝宝获得生机。
这是一曲沪杭医疗协作谱写的生命华章。早在2021年,杭州市儿童医院便与上海新华医院“牵手”,通过“专家驻点+技术下沉+科研联动”构建儿童全生命周期医疗高地,不仅实现多项高难度手术突破,更推动小儿外科、小儿内科等重点学科跻身省市级重点专科行列。2024年,杭妇院加盟,一条“产前筛查(胎儿医学)—产时保障(新生儿科)—产后保健(儿童保健科、儿科)”全周期诊疗链逐步清晰。从人才交流到学科共建,沪杭合作已实现系统性升级,为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从“院内服务”到“全域健康” 党建引领构建妇幼健康共同体
作为一家担负着全杭州地区妇幼医疗保健管理指导任务的妇幼保健院,如何发挥职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医院围墙,提质公共卫生服务?
“掌门人”陈昌贵一直在思考创新党建形式,将服务、科普、健康送到民生急需处。
“健康副校长”机制成为集团创新服务模式的重要实践。今年,集团联合上城区教育局、上城区卫健局,选派14名高年资医生进驻辖区校园,将专业医疗资源输送入教育一线。
“那天早上9点07分,我接到学校电话,说刚刚举行的运动会上有学生受伤,正往我们医院送。”采荷中学新上任的健康副校长、市妇儿医疗集团朝晖院区儿内科主任医师王跃飞回忆,当天一接到消息,她立即与医院急诊、骨科对接做好准备,保证受伤学生的救治全程无缝衔接。
织密织细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守护妇女儿童健康,集团使命在肩。为了让健康服务离百姓再近一些,近年来,集团与300多家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等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建立微信健康咨询群,提供线上健康指导,构建起“医院—学校—企业—家庭”多方联动的健康促进新模式,推动妇幼健康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博爱广济,惠泽妇儿。依托于不断拓展的红色“朋友圈”,呵护妇女、儿童健康的“阳光雨露”从杭州出发,被源源不断播撒至山区、海岛县:朝晖院区的儿童健康云服务站涵盖杭州各区、县(市),辐射浙江湖州、舟山,安徽黄山、泾县,贵州黔东南等省内外城市,通过线上健康指导、科普讲座与便捷转诊,为数万家庭提供连续、可及的健康服务;钱江院区与4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持续帮扶广元、恩施等地妇幼保健机构,通过专家下沉、技术输送,推动区域间妇幼健康事业协同发展。
“集团依托‘1+13+198’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即以市妇儿医疗集团作为核心与龙头,联动全市13个区、县(市)的妇幼保健院,覆盖19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全市域服务链条无缝衔接。”展望“十五五”,陈昌贵信心满怀,“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六个卫健’为行动指南,以‘家文化’‘红色健康先锋’党建品牌为纽带,深化集团化改革与健康服务创新,驱动‘医、教、研、保’四驾马车,筑牢全市妇儿健康屏障,在杭州这片热土上书写‘善育在杭’的温暖篇章,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