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2026届物化选考人数占四成 杭州怎么样?
这几天,不少高中家长群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物理、化学同选的人数越来越多了。
什么是物理、化学同选?和高考有什么关系?这里,记者先和大家简单说说。
浙江高考总分750分,一共有6门科目,其中3门是必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满分150分。
另外3门是选考科目,考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和技术中,自己选出3门。采用赋分制,每门满分100分。
理科好的同学,很多人选考物化生,文科优势强的同学,不少人选的是政史地。也有同学根据自己的需求,有不同的搭配组合,比如物化政、物化史,政史生等。
最近有这个讨论,主要是因为温州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温州市2026届高三的数据。
温州市2026届高三学生,分布在100所高中,学生总人数是48154人。其中,物理、化学同选的人数是19613人,占总人数的40.73%。选化学的总人数是19836人,占总人数的41.19%。选物理的总人数是19713人。
温州作为全省的高考人数大市,考生众多,这样的物化同选人数和比例,对于杭州、宁波等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老师预测,杭州的物化同选人数和占比,可能更高。
物化捆绑首年高考录取后
有学校文科考生密集改选物化
选考科目怎么选,人数有多少,一直备受家长关注。这关系到考生们面临的竞争程度有多激烈。
前段时间,“2026年浙江物化选科人数可能突破15万”这个说法被大量转发,特别是一些重高家长,尤其关注。
一位家长说,物化捆绑是有红利的,选物化之后,大学能选的专业覆盖面就很广了。
“物化同选的人数,能不能到15万人不好说,但比去年全省10万-11万人的数据,肯定要增多的。”杭州一位重高班主任说。
2024年高考录取,这是物化捆绑的第一年,当年理科的录取中,不少学校的理工科专业没招满,最后降分录取。
“受高考录取的影响,有优高学校近六成的学生选物化,很多原先选择政史地的学生也改选物化了。在此之前,选考物化的学生约四成。”这位老师说,看看这个增加的量,还是非常大的。
“当时,高考录取的情况对家长们的影响最直接,看到不少文科专业比理科专业高出几十、上百分,还有人滑档,这些情况让家长都觉得很紧张,所以不少人执意改文为理,老师是劝都劝不住。”
另一位重高的资深教师说,物化捆绑的人数会增加,但增加幅度具体多少,暂时未知。
“这个增加或减少的幅度,不是完全受客观因素控制的,有时会和学校的做法相关。”他说,有的学校追求特控线率,还有些学校追求一段线率,会建议成绩在特控线上下的学生不选物化,而是选政史地等科目。
理科尖子生的竞争更激烈
不擅长物化的考生慎选
选物化的人暴增,有位教育圈业内人士说:“就像国庆长假,聪明的人都提早上了高速,结果高速上堵的都是聪明人。”
物化同选的人数增多,必然提高选考物化的尖子生的分数,理科尖子生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浙大以上高校的投档线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县中尖子生想读浙大热门专业难度会越来越大。
“根据赋分的政策,赋中低分的理科考生人数也会同步增加,不擅长物化的考生要慎选,因为可能会成为更多的分母。就好比B考生努力地学习,却成就了A考生的分数。”这位业内人士说,高考录取本质上就是一个“市场供求”的关系。报的人多,投档线上涨;报的人少,投档线下降。并非选了物化,就什么问题一股脑都能解决。
家长群里,关于选文选理的讨论,也很热闹。有位家长说:“选理科就业好,哪怕差一点的大学,毕业了找工作,难度也小一些。”
对于这样的看法,有高中老师说,理科有广义的理科和狭义的理科。网上所说的理科好找工作,是指狭义的理科专业,特指部分“工学”专业(仅仅是部分)。而广义的理科指的是理、工、农、医四大类专业。并不是所有理科专业都好找工作,网上有“天坑专业”的说法,也都是属于广义的理科专业。
“其实,不用去管文理,分数才是王道,没有分数,无论文理都没用。无论是对于正在思考选科的高中生来说,还是已经在大学就读的大学生来说,提高学校档次(985、211)或是提升学历层次(硕士、博士)很重要。”这位老师说。
高一结束完成选科
在杭州的高中里,绝大多数学校都是高一年级结束,学生确定选考科目。也有少数学校会在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完成这项选择,下学期就按照选考科目情况来分班。
有位高中校长说,这件事要慎重考虑,虽然选考科目确定后,学校也会留个口子,给极个别同学一个微调的机会,但是学习节奏可能有些不顺畅。
“有名高二同学一开始选的是物化史,成绩也还可以,但到了高二,学了半学期,和一群物化高手在一起,觉得压力有点大,后来转选政史地了。虽然老师帮他补了课,但在地理一些章节上,学得还是比较辛苦的。”这位校长说。
“对于选什么科目,从高一开始,老师就会和家长保持频繁的沟通。学校里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这个学科处在什么位置。”一位高中班主任说,怎么选,老师的建议一般是两条,选的科目要么是自己有兴趣的,要么是学起来比较轻松的,这样一般学起来都有优势。
也有学生的选择是综合考虑了未来的大学专业和就业情况,比如有名同学想学医,虽然物化不是很擅长,学得也比较辛苦,但他一直坚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