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创新者胜——杭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道之四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首席记者 郑晖

王璟 制图

岁月不居,“十四五”即将落子收官。初心不变,改革到底。

“十五五”大幕将启,回望“十四五”,杭州步履铿锵,答卷灿然。

五年来,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年来,杭州着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宜居城市,让城市更智慧、让人民更幸福,让全面深化改革伴随着这座城市的脉动,深入每个角落、影响每个家庭、惠及每个市民。

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改革,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杭州,在这一轮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屹立潮头。

创新和提质:以数字赋能重构城市发展新优势

数字赋能发展,数字加速变革。这五年,人们的生产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潜力不断释放。

没有轰鸣与扬尘,只有机械臂低吟、无人机轻嗡,30余种建筑机器人协同作业……10月20日,由浙建集团浙江三建承建的白马湖实验室总部基地项目工地成了浙江省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的“超级秀场”,机器人“组团”盖楼成为全场焦点,展示“未来工地”新图景。“机器人盖楼不是噱头,而是撬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支点。”正如浙建集团相关负责人所说的,这只是杭州从“制造”到“智造”,传统铸造行业转型突围之路的一个缩影。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前沿应用”馆成为最具人气的展区之一。与“计算”“人工智能+”等专业展馆不同,这里陈列的不是代码与算力图表,而是一个个会打拳、会搬运、会攀爬的机器人。它们不再只存在于科幻片中,而是“碳基生命与硅基智能共生”的具象呈现。

事实上,杭州始终将数字经济作为强市之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起“创新引领、业态丰富、能级跃升”的数字经济生态,让“数字杭州”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互促共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两翼。

作为文化贸易出海的前沿阵地,2024年,高新区(滨江)网文、网剧、网游文化“新三样”出口额突破12亿美元。企业更是在融合创新方面硕果满枝,比如,网易自研的Messiah、Neox等引擎,成功在手机上实现主机或PC端才有的渲染效果;网易伏羲多款AI新品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今年上半年,该区紧扣“文化+科技”繁荣人文经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全区文化产业营收增长14.2%。

新质生产力依托新科技,落脚新产业,关键是人才。

杭州云栖小镇,这片集聚了200余家空天信息生态链企业的土地,过去五年吸引了超过2万名创新人才,共同见证小镇实现“二次飞天”的华丽蜕变。从一朵“云”到满天“星”,这场持续了十余年的“飞天史诗”背后,依托的是源源不断扎根生长的高层次人才。

这背后,离不开杭州多年来坚定不移大兴科技、大抓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杭州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体推进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

这背后,离不开杭州持续推动“1+2+33+7+N”科创平台矩阵扩容提能,如今更是把“296X”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特色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四梁八柱”,不断推动科创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使之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杭州迈入新一轮制造业跃升的新征程,路线清晰,步履铿锵。

从现象级新锐科创企业崭露头角,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领跑,数据见证改革成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达28.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攻坚和开放:以制度创新打造市场主体“走出去”和“请进来”

这五年,群众身边接连不断发生的“小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大变革”可见可感可触。

一个经济大市的高质量发展密码,往往就藏在一个个不经意的细节里。例如,企业群众办事无需各处奔波,动动手指就能享受“无感”服务。

改革者深知,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改革就是竞争力。

从便捷化到增值化,杭州的政务服务,能否让企业更有获得感?汇聚而来的一个个难题,企服中心能否破解?增值化改革该如何落地?

从2023年起,杭州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在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数字化,便捷化改革后,开始向企业提供政务的各种增值化改革服务。

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杭州的政务服务从初创走到今天,实际上一直贯穿着改革两个字。可以说改革两个字是杭州政务服务的灵魂。”

改革者认识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本质上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用政府放权让利的“失”和“痛”,换企业群众办事的“得”和“爽”。

几年来,杭州构建起“1+6+N”营商环境改革体系,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推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与政务、市场、法治、人文、生态“五大环境”相融互促,滚动实施54项专项行动。

以法治为基、以服务为要、以创新为魂,杭州颁布实施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制度层面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构建起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的营商环境服务体系,让“企有所呼、政有所应”成为常态。

这一系列改革,推动杭州成功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连续5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排名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2年蝉联全国第一,用数据印证了“杭州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

“杭州是能够让你梦想成真的地方。”这是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博士对这座城市的评价。在丁列明看来,政府的支持不仅停留在资金层面,更体现在全方位的创新生态构建上。“很多创新项目会遇到审批问题,审批的快慢决定项目的速度。杭州在这些方面的响应速度和力度全国领先。”

而在服务创新与效能提升上,杭州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打造“1+X”线上线下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上线全国首个电子营业执照“信用服务”板块,让企业凭“一照”即可享受信用贷款、信用监管等服务;搭建“杭州市·企呼我应”平台,构建涉企问题“接收—转办—督办—反馈”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创新打造的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更是实现纳管项目3.7万余个,让企业从“准入”到“运营”全程感受改革温度。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地瓜经济”所比喻的,是“扎根一地”与“开放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聚焦“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目标,自贸试验区萧山区块在全国率先构建进口食品保税分装业务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实现多项制度突破,为进口保税分装业务增设“路标”,填补全国一体化监管协同机制的空白。

联合监管新模式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以区内一企业为例,通关时间压缩70%,进口每千万美元食品可节约1000万元人民币成本,企业利润提升约13%。

直播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发展,为杭州带来了新的突破。

在杭州,“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模式持续发力:上城区紧抓跨境电商发展机遇,聚焦破解中小微企业“起步难、链条散、风险高”三大痛点,创新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推动跨境电商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升级转变;钱塘区则依托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优势及杭州综保区政策叠加效应,针对跨境电商选品难、消费信任弱、全链路效率低等痛点,首创“数字选品中心+保税仓直播+一站式供应链综合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实时互动直播技术、综合性电商平台及跨境贸易服务,构建跨境电商高效新生态。

“走出去”,已是今天杭州发展的必答题。

杭州深谙“地瓜经济”“根系在杭、藤蔓向外、果实归杭”的发展逻辑,以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为载体,持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让开放型经济的“藤蔓”越伸越远、“果实”越结越丰。

跳出杭州发展杭州,以“地瓜经济”为指引的杭州经济在开放中拔地而起、茁壮生长。

“微小”和“宏大”:以民生导向织密公共服务“幸福网络”

这五年,众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改革项目正延伸到公共服务领域的方方面面。

“上周,建德医院直接把体检车开进村里,上门为我们体检!” 更楼街道邓家村67岁的唐一青,高兴地分享了在“家门口”体检的便捷。一辆印着“建德市体检巡回车”的大巴,翻越15公里山路,将专业医疗服务送进深山——这是建德响应浙江省政府“为山区、海岛居民提供‘固定+流动’巡回诊疗服务”民生实事的首个试点,也是建德“公共服务下沉”的重要场景。

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是缩小“三大差距”的基础和突破口,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拖着行李箱逛西湖是怎样一种体验?能不能让四方游客来杭旅游更轻松、更方便?

为打通服务游客“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杭州旅游体验感便利度,去年开始,杭州实施“轻松游”行李服务一件事改革,旨在实现景区、酒店、商圈、交通站点间的动态多场景托运,让“行李跟人走”。而这正是在杭州文旅部门指导下推出的行李寄存与动态多场景托运服务,是一次文旅场景的改革探索。不久后,便在全国宣传推介。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布局中,人民的获得感是改革的含金量;人民的幸福感是衡量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

“医检互认”改革让群众告别重复检查;“公租房保障模式创新”让住房困难群体更快享受到政策红利;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窗口应用推广,585项公民个人事项实现“一证通办”,279项涉企事项实现“一照通办”,369项民生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综合执法领域“首违不罚”全覆盖;

率先在全省试点推行家庭养老床位,实现7×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

……

从“全城通”智慧助餐到绿色革命的“新奥减污降碳模式”,从缩小“三大差距”到“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从“一老一小”服务全面提升到“三定三评”人才分类评价新模式,一场宏大的改革在经济、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多点开花、层层深入、效应叠加。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是杭州发展的鲜明标识,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立于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

当“十四五”的改革答卷在创新与民生的交融中圆满收笔,“十五五”的改革征程已在钱塘潮涌中澎湃开启。

五年来,杭州以改革为犁,深耕数字经济的沃土、开拓营商环境的新局、织密民生福祉的网络,每一步改革都踏准时代节拍,每一次突破都紧扣群众期盼。

我们应当看到,改革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又会呈现阶段性的特征。在深刻的社会转型中,从最初的普惠性到今天的利益诉求多元化,正是不断推进改革的结果。

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杭州,必将揭开新一轮改革的大幕。

改革未有穷期,中国的杭州、世界的杭州,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