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西湖)媒介素养国际会议在杭开幕 聚焦数字文明与全球共生时代的责任创新
10月25日,第十届中国(西湖)媒介素养国际会议在浙江传媒学院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与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的新路径与新使命。

开幕式上,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主任、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会长姚争回顾了学校在媒介素养领域协同创新及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推广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表示,未来,浙江传媒学院将持续深化媒介素养理论创新、拓展国际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高质量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江帆在致辞中指出,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工程,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提供支撑。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强调,媒介素养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础工程,应立足浙江“两个先行”实践,推动学科交叉与成果转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本届会议已纳入“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周”的重要区域活动。媒介与信息素养是连接科技与人文的桥梁,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素养的全球对话。教科文组织通过课程开发、全球联盟建设及政策指南发布等举措,推动其融入各国教育与治理,并特别肯定中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国家行动。
本届会议以“数字文明与媒介素养:全球共生时代的责任与创新”为主题,设置“数字文明与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智能传播时代的伦理挑战与责任”“数字包容、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共生与全球媒介素养框架构建”等五大议题,致力于促进跨国界、跨学科、跨行业的深入交流与协作,共同探索数智时代媒介素养教育与实践的新模式、新方向。在报告环节中,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数字包容、可持续发展、青少年媒介素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当日下午举行第二届浙江省青少年媒介素养大赛颁奖典礼暨钱塘数字青年展示日活动。第二届浙江省青少年媒介素养大赛以“数智浙江·阳光少年”为主题,覆盖全省11个地市,吸引2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同步举办“钱塘数字青年展示日”活动,通过项目签约、发布倡议书、数字创新成果展等形式,展现浙江数字青年在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传承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本届会议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成果展示等环节,形成系列共识,呼吁加强跨学科协作与国际对话,以媒介素养教育赋能数字文明建设,为全球共生时代提供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