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工程教育引入中国二十年 浙江一高校加入其中成为新成员
2025年10月24日至25日,CDIO工程教育联盟2025年年会暨数智时代工程教育研讨会在浙江举办。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指导,CDIO工程教育联盟、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联合主办,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400余位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与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回顾CDIO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数智时代工程教育的变革方向与未来路径。

CDIO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模式,强调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全周期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今年是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中国二十周年,大会以“CDIO在中国二十年与数智时代工程教育”为主题,系统回顾了CDIO理念自2005年引入中国以来的发展轨迹,又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二十年来,CDIO理念始终与国家战略保持同频共振,深度契合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到“新工科建设”、从专业认证体系建设到一流专业重构的改革方向。它不仅有效衔接了国际工程教育标准与中国本土实践,还推动我国工程教育从“引入—跟跑”向“融合—并跑”的跨越式转变,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本次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以《全面工程教育的历史逻辑》为题,系统解析了“全过程覆盖、全人培养、全民普及”的全面工程教育理念,提出应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强化教育体系的基础性支撑,注重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与人文价值的回归。CDIO联盟理事长顾佩华院士联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何晋,CDIO联盟副理事长、原燕山大学副校长赵永生教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余东升教授共同作《CDIO在中国二十年与数智时代工程教育新转型》主旨报告,全面回顾了CDIO在中国的二十年实践进程,从汕头大学试点到支撑“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认证与新工科建设的系统贡献,并提出以AI赋能的“适应性融合创新(ACCII)”教育模式,构建“校—院—专业”三级学习工场体系,培养具备AI应用与跨学科协作能力的未来工程师。
汕头大学包能胜教授、燕山大学史艳国教授等还围绕“OBE-CDIO融合实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操”三大核心主题展开培训授课。培训采用“理论讲解 + 案例解析 + 分组研讨”的方式,聚焦新工科建设落地难点与认证指标衔接问题,为高校教师提供了系统可行的课程改革思路与操作模板。培训结束后,CDIO工程教育联盟向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助力教师将CDIO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学创新与课程改革的实践能力。
当前中国工程教育正处于从“并跑”向“领跑”跨越的关键阶段。立足这一时代背景,为更好地契合工程教育改革需求,此次会议正式决议将“CDIO 工程教育联盟”更名为“CDIO 与全面工程教育联盟”。其中,“全面工程教育”是由涂善东院士率先提出并推动实践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为联盟理念升级与发展方向调整提供了核心支撑。同时,会议上同意吸纳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三家单位加入该联盟。
10月26日,与会代表分批次考察两大 CDIO 实践标杆基地: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未来技术与学习工场” 与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 “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绍兴旗舰工厂”。在考察现场,代表们深入了解 “课程 — 实践 — 创新” 三位一体的建设路径,以及数智制造背景下实践平台的运行模式,实地感受 CDIO 理念在一流专业建设中的落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