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暖锅、拌川、臭豆腐、肥肠鱼、油爆虾…… 成名已久的上塘路夜宵,果然名不虚传

上塘路夜宵地图 制图 高薇













都市快报讯 上个周末,上海来的小伙伴向我发起灵魂拷问:“今晚要带一群舞蹈演员吃夜宵,有啥推荐吗?”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愧对“杭州吃喝指南”这个称号——外地朋友打听杭州有什么好吃的,我可以从早饭安排到晚饭,唯独夜宵有点不好推荐。
如今,我的知识链完整了:上塘路的夜宵成名已久,当年的“浙工大后门小吃街”是很多人的美食记忆,后来道路整治,阿英川菜馆和新凯旋从那边搬到了现址;几步之遥的石灰坝7号化工研究院内,深夜拌川每天晚上九点半准时开张,这家店的成功也带动了后来的深夜系列,煎饺、锅贴都出道了。
如果有人问你去哪里吃夜宵,你不妨回答:去上塘路。
做了20多年的盐蘸牛肉
丁记盐蘸牛肉·新杭菜
(上塘路店)
地址:上塘路119号
回到开头的问题,我最后向上海的小伙伴推荐了丁记盐蘸牛肉的上塘路店。这家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延安南路上的一个夜宵小摊,后来搬到河东路有了正经店面,菜品也逐渐丰富,现在的河东路店只做晚餐和夜宵,上塘路店则是老板阿梁做杭帮菜的基地,午餐、晚餐和夜宵都做,菜式随季节而变。
推荐生爆田畈黄鳝,听上去像是从田畈随手抓来的野生黄鳝,生爆这一手法让人联想到杭派面馆中的虾爆鳝,高温快手烹制后的黄鳝焦香中保持着紧实弹性,咸香到位。
在一些杭帮面馆里,夏秋时节没有合适的笋,就会在片儿川里用茭白代替。阿梁用油焖春笋的配方做了油焖茭白配杭椒,原本“差了那么一口气”的鲜味,也因杭椒的加入而激增。
杭州人的夜宵,臭豆腐长盛不衰,一般是油炸,阿梁做的飘香臭豆腐相当于中式的分子料理,臭豆腐打散后跟肉末什么的一起蒸,老香了。看吧,我就说杭州菜名里带“飘香”的大多是臭味菜。
顺便再推荐油爆虾,这个菜现在也是大IP,酱醋糖的比例不同,会呈现出大框架下的口味差异,阿梁的油爆虾就刚好在我和小伙伴们的喜好上,没那么甜,整个平衡极好。
爱吃烧烤的她开了家烧烤店
新凯旋烧烤· 燕姐千岛湖土菜
地址:上塘路308号
燕姐是老板娘的名字,17岁从千岛湖来到杭州,当了一名寻呼小姐(知道这个职业的人要暴露年龄了),年轻的她爱上了南山路酒吧门口的烧烤,当寻呼小姐退出历史舞台,燕姐在凯旋路上的凯旋大厦开出自己的烧烤店,2003年搬到工大后门,一直在上塘路扎根20多年。
对工大小吃街爱好者来说,新凯旋的美食符号除了烧烤,还有那碗温热的羊骨汤。燕姐说,他们的羊肉串用的是湖羊,每天羊骨炖汤,串好的羊肉以炭火烤,撒自制调料。
杭州人吃夜宵时大爱的烤小黄鱼,火候恰到好处,鱼皮仍泛着银光,鱼肉水分充足。
燕姐还请我品尝她复刻老家的千岛湖土菜,比如千岛湖酱烧鱼头——千岛湖酱可不是普通的辣酱,里面通常加了千岛湖的小鱼干,鲜辣醇香,有了它加持,鱼头、豆腐都更浓郁了。
更赞的是临岐暖锅,作为淳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暖锅已经传承了800年。以前只有在婚宴上才能见到,现在条件好了,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能吃到,锅子类似老北京铜锅,纯铜打造,外黄内紫,中间烟囱里烧木炭。
食材的铺排又像粤菜里的盆菜,也是荤素搭配,层层码放,考究的配方大抵如此:底层是切块的萝卜、牛蒡,第二层是厚切的油豆腐,第三层是炒过的土猪肉,第四层是油豆腐黄花菜,最上层铺一层海带丝、木耳,码好后炭火炖煮四个小时左右。听完她的介绍,我二话不说,直接用筷子往锅底“挖啊挖”,海带丝、萝卜、豆腐,我来了!
成功的饭店,励志的老板娘
晚酒·阿英川菜馆(上塘路店)
地址:上塘路310-3号
在上塘路短短几十米的一段路上,阿英川菜馆开了三家店:居中的是一号店,一边是三号店,另一边的二号店隔着新凯旋。
在一号店门口的等位区,我跟老板娘潘学芳聊了一下。没错,老板娘并不叫阿英,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1995年,潘学芳怀揣着对西湖的美好向往,从四川来到杭州,一路从川菜馆的服务员做到店长,其间与同是四川籍的厨师同事喜结连理;2002年,夫妻俩用所有积蓄在工大后门盘下一个仅有四张方桌的店面,因为没钱重新做门头,就沿用了原来的店招,客人便默认她叫“阿英”了。
开店20多年,一直都是丈夫管后厨、潘学芳管前厅,一路打拼下来,原来的店铺坐不下,就有了二号店和三号店。再后来,她鼓励自己的员工出去开分店,目前旗下已经有八家店。潘学芳说,她的梦想在杭州都成真了,不但成家立业,还弥补了年少时辍学的遗憾,走进了浙大的商学课堂。另外,阿英川菜馆每年都会向浙工大教育基金会捐款,与工大师生建立起深厚的联系。
工大学生最爱的菜,蛋黄南瓜稳居前三。它跟我想象的蛋黄南瓜不一样,有一种热乎的空气感,外壳脆脆的,内心糯糯的,满口蛋香。据说这个菜每天都是早早售罄,因为做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在店里是指定专人专做,待遇堪比楼外楼的西湖醋鱼。
老板娘自己最爱的是肥肠鱼,是在经典版水煮鱼里加了肥肠。她是肥肠爱好者,开店这么多年,仍然会每天检查肥肠是否处理得当,如此就有了特别干净且不油的肥肠,软糯口感与水煮鱼的薄鲜相辅相成。
阿英有很多好吃的菜,我要力荐他们家的毛血旺,整体的麻辣程度既抓住了当下对川菜的偏爱,又不至于在夜宵的时间段太过刺激。里面的配料充足,我的眼里只有午餐肉,一起去的小伙伴甚至想打探午餐肉品牌了……
对了,他们家还有自制的“解辣神器”,非遗手工红糖凉糕和冬瓜茶,温和、清甜,赞。
大川还是那个大川
大川先生·火狐狸·川菜·烧烤
地址:石灰坝7号化工研究院
吃完阿英,转战石灰坝7号的化工研究院,这里经过几轮美食起伏,最终形成了夜宵小园区。
门口第一家,是大川的新店。认识大川有20年了,可以说我关于川菜的直观认知,大多源于他在各个时期开的各个饭店,毕竟他在曙光路爱丽芬酒店的那家,是我入行做美食记者采访的第一家店。当年他“消失”了好几年,回来后在石灰坝开了个小店,之后又有了火狐狸等。回归石灰坝,他把火狐狸也放在店名里,为的是让老粉丝们能顺利找到他。
上世纪90年代,大川来到杭州做川菜,多年后看到老朋友,他一高兴就进厨房给我们做了几个菜,此时我注意到他的菜变“融合”了。川菜版的倒立蟹,是将梭子蟹对半切开后,倒立于铺满芝麻的香辣调料中,梭子蟹肉与芝麻结合,颊齿留香。还有哦,大川自己做的泡菜深埋在调料里,泡萝卜也沾上了蟹味。
老朋友就是老朋友,我说想吃个快手菜,大川就去厨房做了个火爆双脆。爆炒速度太快,黄喉与鸡胗组合都没来得及变辣,主打一个脆+韧,别有风味。
大川做的鱼片,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初入口时并不觉得,渐渐地一股子辣意上来,不是单纯靠调料一上来就把食材的鲜味都辣没了。
五味虾是大川对人生的小结,酸甜香辣咸,层层叠叠、反反复复,螺旋式而来,每个人都从一只大虾里品出对自己胃口的那一味。
臭美的老板爱吃臭美的菜
很臭美·宁波风味夜小馆
根据自己喜欢的家常口味来定。红烧小管的酱汁,颜色和口味都比家烧要重一些,酱香中多了浅浅的酸和淡淡的甜。安哥说现在流行白灼小管,那个吃多了有点无趣,这里是吃夜老酒的,多几分风味更好。
强推他家的带鱼焗饭,跟预想的带鱼饭不同,香煎带鱼是铺在顶部的排面,而饭先与温州酱油肉末、胡萝卜粒翻炒过,再放砂锅里焗,所以有了这个成功的饭,上面的鱼可以根据季节变换而用当季最佳的鱼。
地址:石灰坝7号21幢
还是化工研究院,有个圈内朋友们都喜欢的小酒馆“很臭美”。主理人安哥是个设计师,他跟杭州餐饮圈的粘连可深了,曾经为不少饭店做设计,还跟其他人合作开过饭店。这家店,据说是为了有个地方吃老家的菜——他的老家宁海,跟象山、三门、天台、新昌等地都挨着,所以吃的东西,宁波、台州、绍兴的都有,换言之,就是集当下流行的宁绍台风味于一体。
既然店名带“臭”,各种臭菜肯定信手拈来。“镇店之菜”霉鳓鱼肉饼海蜇皮是将鳓鱼鲞切成末末,然后混入肉饼,再蒸海蜇皮。所以鳓鱼鲞对本菜的贡献主要在味觉,臭香臭香地钻入鼻孔,在吃肉饼的时候冷不丁会有鱼鲞特有的绵软;海蜇皮本身没有味道,它的贡献是给肉饼提供口感上的对比,咯吱咯吱地Q弹。
每隔两三天,就有小海鲜从宁波运到店里,每次来的品种随机,厨师有什么做什么。相对固定的是菜式,都是安哥
一场治愈系烧面表演
深夜拌川
地址:石灰坝7号化工研究院
晚上九点半,往化工研究院的大院里走,“很臭美”门口小摊前已经排上队了。摊主戴着黑色口罩,在直播镜头前挥铲如飞,这就是大半年来很火的深夜拌川。
被朋友们称为“万梓良”的摊主姓张,他是科班出身,毕业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前段时间刚写过那个厉害的学校),跟好食堂的马坤山、福缘居的郭连宝、里园·八角杯的杨育等都是校友。关于这个小摊的由来,我听到的版本是:在片儿川打边炉风潮过去后,熬烧来的老板转头出摊专做拌川。
拌川是近年来杭帮面馆里的爆款之一,它跟传统炒面相比,难度在于两锅同步,这边汆面,那边炒配料,等面条煮到七分熟,沥干水分后下到配料锅,再一起快速翻炒。口感上来说,炒面比较干,而加了猪油大火爆炒的拌川,油润且具锅气。
基本功扎实的老板在夜色里沥面、颠锅、翻炒,一气呵成,让排队的人看着很踏实,尤其是遇到有客人点了加腰花的,爆炒时那火光将小摊的烟火气激发到极致。
如此,每天晚上限定的100碗面差不多在凌晨一点半就卖完了。面是香干肉丝基础款,当然也有卤蛋、大排、千张包、狮子头什么的升级版浇头可供选择。
差点错过的炸物小摊
小胡子街头食霸
地址:石灰坝7号化工研究院
深夜拌川火了,对面又摆出“小胡子街头食霸”。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我说过去看看吧。一打听,摊主原来也是附近开打边炉的,现在每天晚上九点半过来摆个炸货摊,现点现炸。
首推招牌臭豆腐,那种外观,让我回忆起当年大晚上在西湖电影院附近排队吃胖大姐的臭豆腐。一口咬下,也没失望,外壳的颗粒与内里的柔软,正点。
黄金鱼尾也就是鸦片鱼尾了,鱼肉本身丰富的油脂与炸鱼的油产生内外对比,鱼皮散发着孜然粉的香气,尾部的鱼肉其实并不多,主要提供一个鱼香带来的快乐。
片皮胗被切得很薄,炸至脆与韧之间,此时此刻应该喝点什么,转头一看,旁边就有鸡汤馄饨和饮料摊,供应链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