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因你而温暖
在幼儿园这个充满童趣的“家”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不是站在讲台前的教师,却用日复一日的细致与坚守,让这个“家”处处透着暖意——她们就是保育员老师。
在“班级三人行”的故事环节中,班级老师们为保育员老师写下了温暖的文字。豆豆班的纪老师用儿歌教孩子穿鞋,一句“你肯定行”,是孩子成长的号角;保育员冯老师每天带着孩子们照料蓝莓树,和孩子分享收获的甜,更种出了责任的芽;程老师笔下:“沈老师蹲下身吹干湿袜的身影,是秋日里最暖的光”……一字一句,都是教师对保育员最真诚的谢意。当保育员老师感动地说:“原来我们做的每件小事,都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温暖在彼此间双向流淌,让这个“家”的联结更紧密。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幼儿园,保育员老师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器械区。“孩子们最爱的吊环,必须擦得一尘不染!”她们奋力踮起脚尖,甚至娇小的身躯需要跃起才能触碰到高处的吊环。这一切默默的付出,与许多其他温馨的日常一样,都被悄悄收录进镜头,汇聚成一段名为《这个家因你而暖》的珍贵视频。当保育员老师们一同观看这些画面时,那个奋力一跃的瞬间,那个看到孩子安全玩耍时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这些定格的剪影,让所有人都深深感受到:这份无言的爱,正是幼儿园这个“家”最动人的所在。

在园长丁老师的巡班日记里,记录着中二班冯老师和中一班杨老师的故事。冯老师整理锻炼器材时,两个孩子主动提出要帮忙搬垫子。冯老师没有因“怕麻烦”“不安全”拒绝,而是选择信任。她一边教孩子搬垫子的技巧,一边叮嘱安全事项,还引导孩子互相帮忙、礼貌沟通。原本简单的搬垫子,成了融合大肌肉运动、安全意识、社交技能的成长机会。孩子从“需要被照顾的人”,变成了“能为集体作贡献的人”,这份成长的背后,是冯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与教育的智慧。杨老师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家”,当看见班级的沙发套留下了难以清洗的污垢后,亲手缝制了两个可爱的沙发套。她的用心,让孩子的生活更便利,也让这个“家”更具温度。



在“爱的对话”教研活动中,保育员老师们分享了与孩子们日常交流中的暖心话语。一种更温暖、更有力量的对话方式已悄然成为常态,保育员老师们经常会对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想办法”,“慢慢来,不着急”“你今天做得真好”“宝贝们,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你们真棒,我爱你们哦”“谢谢你,你们真厉害!”……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共同勾勒出保育员与孩子们之间亲密、信任的伙伴关系。在她们心中,每个孩子的主意都值得倾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值得鼓掌。从单向的询问到双向的奔赴,从急于解决到静心陪伴,我们的对话正跟着孩子的节奏,越来越暖。在日常点滴中,她们用无条件的爱与鼓励,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充满安全感与自我价值的成长环境。




从“主导”到“陪伴”,从“急着解决”到“关注成长”,保育员们用更朴实的对话,让孩子在温暖中学会表达与尝试,这正是教研带来的暖心改变。
保育员们的爱,藏在擦吊环的指尖,藏在“老师笔下的您”的字里行间,藏在管理者的巡班日记的细节中,藏在“爱的对话”的斟酌里,更藏在把幼儿园当“家”的每一次付出里。她们用专业的坚守和朴实的温暖,让幼儿园这个“家”处处充满生机。在这个家里,因为有了她们,温暖从未缺席,成长格外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