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 让城市更宜居
杭州日报
浏览量
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了《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市总体要求》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部系统构建宜居城市评估框架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评估中的宜居性提升,也为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参考。
宜居城市总体要求国家标准的出台,正逢其时。城市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空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7%,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随着城镇化率的持续提升,人们也更加注重在城市里生活的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宜居,不仅是中央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一国家标准从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治理、基础设施六大维度出发,构筑了宜居城市建设的立体体系,让宜居城市的建设有了参照。纵览标准内容,能明显感受到“人”的尺度。宜居城市,不仅仅是住得好,更包括了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诸多内容。正因为如此,这一国家标准把“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等指标纳入了建设评价体系。总的说来,它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正从大规模数量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这对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更宜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有了依托,也能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更加扎实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期待各地都能以宜居城市总体要求国家标准为引领,提高规划水平,提升治理能力,建成更多宜居城市,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奋斗的梦想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