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与发展新意
一年一度的杭州文博会来了。10月17日-20日,60余个国家和地区、26个国际组织、超过5800个国内外文创品牌将齐聚杭州。作为展示杭州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国际文化产业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杭州文博会着力树立“国际盛会、思想盛会、产业盛会、消费盛会”标杆,已是一张亮眼的城市文化“金名片”。
文化产业健康蓬勃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城市文明稳步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5.8%,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1083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文化产品从展品到商品的价值跃迁。
如何发挥好文化产业的“支点”与“杠杆”的角色和“以点带面”的撬动作用,以激活城市新经济发展活力?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动力是其中关键一招。新形势下,应深入探索文创产业新流量、新动能的激活机制,通过文化体验和文化产品创新,创造新的文化供给和新的消费需求。实际上,近年来,文化内容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大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空间。比如,余杭区启动“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系统挖掘良渚文化元素,迄今已开发相关文创产品600余款,2024年实现销售额2.7亿元。文化创意与发展新意相互赋能,这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形成从文化赋能到产业升级再到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博弈的主战场,文化领域概莫能外。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必经之路。本届文博会将围绕“文化+科技”主题主线,系统呈现AI生成艺术、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如何赋能日常生活,推动数智体验大众化、场景化。比如,首次策划推出“数智之城”专区,汇聚网易云音乐、杭州纳视文创、垂云翼科技、舜为科技等一批本土文化科技企业,集中展示“可见、可感、可体验”的互动内容,不断推动消费价值链条向品质、体验、个性化方向延伸。
赓续文化根脉,打开创新空间,推动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良性互动、文化业态与文化生活交汇互融,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工具箱”的赋能效应,让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的“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