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教会家长“读懂”幼儿!杭州凤栖幼儿园家长会解锁家园共育新姿势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宋明悦

“观察”不仅是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是家长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扇窗。近日,杭州凤栖幼儿园以“观察”为核心,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期初家长会,引导家长从环境细节、能力发展、教育评价等多角度重新发现孩子的成长轨迹,探索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环境即课堂:在童趣细节中捕捉成长印记

家长会伊始,幼儿园打破传统宣讲模式,邀请家长放慢脚步,体验班级环境中的教育巧思。孩子们将自己的名字进行了装饰,贴在给爸爸妈妈准备的矿泉水瓶子上;作品制成绘画故事册,请爸爸妈妈进行回应与记录;孩子们眼睛的照片则贴在了桌桌角,猜猜看爸爸妈妈能不能找到他们的“专属座位”。 教师团队通过环境创设的“留白”与“互动”,让家长直观感受到:幼儿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是孩子表达自我、发展能力的“隐形课程”。

配图1

配图2

分龄观察指南:解码不同阶段的成长密码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园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观察框架。小班幼儿自我认知萌芽、生活自理起步、社交意识初探;中班幼儿自理能力进阶、社交合作萌芽、思维具象化发展;大班幼儿能力快速提升、自我意识强化、规则理解深化。这些具体指导,帮助家长跳出“只看结果”的观察误区,从过程性行为中解码孩子的成长密码。

在 “我眼中的孩子”笔记交流环节,家长们认真写下对孩子的观察与期待,与老师面对面分享彼此眼中的那个“他/她”。有的家长写下孩子悄悄长大的变化,有的记录那句让人感动的话,还有的分享孩子最近的小烦恼。通过孩子们的区域活动视频,老师和家长的理念更加贴近,一起观察到了更多孩子行为背后的品质。

配图3

配图4

互评互动:让观察成为成长的助推器

活动中,一场“家长与孩子互相打分”的互动环节深深触动了在场所有人。家长为孩子打分时,常因习惯关注“不足”而列出几项待改进之处;而孩子却给予父母一律给出了“满分”的评价。这样的反差让家长们反思,应该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发现过程而非结果的美,共同守护孩子眼中那纯粹的爱。

老师们随后将开学三周以来孩子们的取得进步的故事分享给家长,引导家长从“看得见的进步、具象的事例、温和的期待”等方面提升评价技巧:用具体事件体现进步。比如:“这半年明显感觉你长大了,每天睡前能自己整理绘本和玩具。”代替“你真棒!”捕捉细节传递认可。比如:“家里分水果时,你会先给爷爷奶奶,这份懂事让我们很暖心。”

配图5

从环境细节到能力发展,从亲子互评到教育共识,凤栖幼儿园此次聚焦“观察”的尝试,不仅为家园共育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更为科学育儿提供可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