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续集来了!央视联手故宫出了新纪录片《百年守护》
你还记得豆瓣9.4的高分“神作”《我在故宫修文物》吗?三年三年又三年之后,其续作终于来了!央视再次联手故宫博物院,在这个10月推出了纪录片《百年守护》(央视频可以回放),继续讲述故宫守护者们,以及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中那些应该被铭记的故事。
有观众看完后不禁感慨:“每个师傅都老了好多,基本上都长白头发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弹指一挥间。”还有观众表示当年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自己还是一名初中生,现在已经是书画修复专业的研究生了!
1420年,紫禁城建成。此后近500年的时光,紫禁城始终是最重要的权力中枢,帝王、宰执、仆役、使者、匠人在这里来来往往。1925年,当紫禁城成为故宫博物院时,部分文物虽因时代变迁流失,但皇宫的基本形制,举凡建筑、宫廷用品、器物、贡品、皇室收藏等整体上保存了下来。
从1925年到2025年,100年来,故宫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不仅完成了从帝王宫苑到人民博物馆的转变,更实现了向世界级博物馆的重大跨越。
但这部纪录片并不仅仅停留在故宫博物院100周年的纪念层面上,而是以故宫为切入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寻根之旅。
虽然从《故宫》到《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我在故宫六百年》,关于故宫的纪录片已经拍过很多回,但这部纪录片依然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深入太和殿神秘的原状陈列除尘现场;第一次跟随故宫保卫处夜巡紫禁城;第一次深入故宫神秘的地下排水系统,寻找这里600年不积水的秘密;第一次揭开了雍正朝留下的世上仅此一处的“古玩墙”;第一次以数字三维的形式复现了三希堂在乾隆三十年的模样,在仅占故宫0.5%面积的乾隆花园内,竟暗藏27座建筑、1200件珍贵文物,甚至地砖之下都藏有金丝楠木的构造玄机……
这部纪录片不仅将镜头对准文物保护和修复,记录了师徒父子的技艺传承与温情,还走到殿宇之外,带你看看故宫里丰富别样的自然世界;同时以养心殿、乾隆花园为例,揭开故宫建筑保护复原的幕后故事。本片还采用了特殊的影像motion control技术(一种高科技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让昔日的景象,与如今的游客同框。
如果你没时间去北京现场看“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那么看这部纪录片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