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农场成了孩子们的“试验田”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王厚明 文/摄

“鱼菜共生”系统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刚捞上来的鲈鱼开卖咯!”日前,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申花校区的鱼市摊位很热闹,学生们吆喝着,家长们排着队购买,不到10分钟,鲜活的鱼儿就被抢购一空。“来晚了,这鱼太抢手了!”一位家长感慨。

这些鲈鱼从哪里来?孩子们指向了学校农学院的“鱼菜共生”鱼池,这里养了100多尾鲈鱼。“养了半年多了!这回让爸妈也尝尝我们的‘劳动成果’!”一位学生笑着说。

这套“鱼菜共生”系统科技感满满。“鱼池是不需要换水的。”申花校区品牌文化中心主任缪来建老师介绍,这是一套潮汐循环系统,水池上方阶梯状铺设了火山石种植蔬菜,通过水泵把水抽上来后灌溉蔬菜,火山石可吸附鱼的排泄物作为植物生长的养分,过滤后的水通过管道再回流到水池。

据了解,大关农学院占地面积约3亩,学生将农场规划成鱼菜共生区、班级种植区、艺术花卉区等6大区块。主城区的学校用地寸土寸金,这么大一块地用作农场有点“奢侈”,但学校却觉得很值,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劳动能力,也在探索中掌握了跨学科知识。

当天,记者看到一辆挖掘机正在作业。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原本种了不少茶树,孩子们细心呵护两年多,茶树生长却不理想。邀请专家实地查看后,才知道是土壤的pH值不利于茶树生长。“这一种植失败的过程,也让学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农场好比试验田,孩子们可以不断试错,不断收获新知识。”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申花校区校长严莹说,希望劳动能成为学生连接自然、科技与成长的桥梁,孩子们能在四季轮回中触摸生命、在亲身实践中创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