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不到两年,育才中学男生拿下全国比赛双料冠军!获奖的还有一群人
都市快报讯 全国第一名,全国第二名……
在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多名学生取得亮眼成绩。
其中,育才中学初二男生金梓昊打败众多选手,获得两项全国冠军;育才大城北学校初一男生陈德烨,获得全国第二名,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
天赋加努力
假期都泡在训练场
作为国内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运动的最高级别赛事,本次比赛汇集了全国近3000名优秀选手,共比赛9天,有三大项50余个小项。
金梓昊参加的三级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F2B-3.U14组),是单人赛,获得了第一名。另外,他还参加了线操纵特技编队模型飞机(F2B-B.U18组),这是双人项目,与杭州第十四中学朱睿同学配合,也获得第一名。
线操纵,顾名思义,选手操控飞机是依靠手柄,手柄上有两条钢丝绳连接飞机。选手通过拉杆和推杆的操作,控制飞机做出不同的动作,比如飞出一个圆形、方形,飞出一个三角、八字等。
整个比赛对于飞机展现的动作有严格的要求,动作完成的质量,决定最后的得分。比赛时,选手要操控飞机做很多动作,所以在原地不停转圈,需要克服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和眩晕感。
“单人项目大概要飞5分钟,约50来圈,双人项目大概飞3分钟,约30圈。整个过程里,选手都要全神贯注盯紧飞机,尤其双人项目时,配合很重要,正飞、倒飞、双机飞舞、过顶、加油、筋斗等,一不小心,可能两架飞机就撞到一起了。”杭州市航空模型队王巍威教练说。
收获全国第一的好成绩,金梓昊练了多久?
王教练说:“前后算起来两年不到,金梓昊就收获了两个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超出了我的预期,有天赋也很努力。去年1月,他刚开始接触线操纵飞机项目,他的身体条件、应变能力都很适合这个项目,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就获得省锦标赛第三名,后来成为杭州市航空模型队的一员。”
日常,金梓昊每个周末练习一整天,暑期为了比赛集训了20天左右。这个项目都在室外进行,夏天较热,他和其他队员就早上4点半起床,5点训练,到11点左右结束。等到下午3点半再次训练,7点太阳下山,训练结束。每次到了长假,他基本都在训练场,过年时只休息了两天。
“我儿子身高1.75米,体重也有170斤,人比较壮实,力量还不错。因为飞行时需长时间伸直手臂,飞机自重约三斤,再加上飞起来的外拉力,一次比赛要持续好几分钟,对选手自身力量和专注度的要求比较高。”金梓昊的爸爸说,儿子目前没有近视,将来想考飞行员,继续在航空航天的领域探索。
从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升到育才中学,不少老师对他都很熟悉。班主任金老师说,金梓昊是个阳光热情大男孩,心理素质很好。他还是学校乐队的成员,打得一手好架子鼓,每周都抽出时间参与乐队训练。
无人机竞速被誉为“空中F1”
初一男生获得全国第二名
初一男生陈德烨参加的是U18组无人机竞速赛,参赛选手将近600人,都是18周岁以内,主要是初中生和高中生。
比赛先要经过两轮资格赛筛选,32名选手脱颖而出,之后是32进16、16进8、8进4的淘汰赛。
“我们这项比赛,因为追求极致的速度,被称为‘空中F1’,很刺激。”陈德烨介绍了比赛的基本情况。
无人机竞速项目是在室内举行的,选手们要戴上类似VR眼镜的装置,以无人机的第一视角去看。大家手中要操控遥控器,指挥无人机做出起飞、钻门、绕圈等各种动作。完成所有动作,耗时最短的选手就会获胜。
比赛视频里,能看到无人机的镜头随着飞行的方向和动作,不断发生改变,让人觉得有些头晕。比赛中选手也会头晕吗?
“类似的比赛场地我们已经飞了很多遍,可以说,无人机起飞后,更多的是我们记熟了路线后的下意识操作,算是肌肉记忆了。如果你要看见门,才去想应该怎么飞,速度是快不起来的。”陈德烨说,飞无人机需要手稳,大脑反应快,最厉害的境界是人机合一的状态,“我目前还达不到,嘿嘿”。
不过,这次比赛他最初的目标是进八强,没想到一下子冲到第二名,还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陈德烨非常开心。
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无人机,最初在区少年宫学习。到了五年级,就参加了全省的比赛。去年参加了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再到今年这次比赛,比赛规格不断提高,他收获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未来,我想当飞机设计师,或者当机长。”陈德烨说。
多位同学获奖
学校一直重视科技教育
“少科院”打造了多个创新实验室
除了这两名同学,育才集团还有多位同学参赛并获奖。
育才大城北学校的女生郭烜伊,自旋转翼火箭(S9,U18组), 获得一等奖(第7名,女子组第2名);火箭推进滑翔机,获得二等奖(S4.U18组、女子组第五名)。
锦绣中学的初三学生李沫,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F2B.U18组),获得二等奖。
赛场上,同学们展现出顶尖“飞手”的沉稳心态与专业素养。赛场下,离不开他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以及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对科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集团总部设立的育才少科院汇聚了储鹏翔、俞慧峰等12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优秀教师,打造了诸多媲美大学的创新型实验室,建设了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创新中心”课程群,提供了优质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