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文脉赓续与城市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参与“2025中意城市文明对话”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孙乐怡 通讯员 贾毓秀

杭州日报讯 近日,“2025中意城市文明对话”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来自中意两国政府、高校、智库和城市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围绕“文脉赓续与城市文明建设”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以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未来。中国美术学院代表中国高校参与对话。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作为中方代表致辞,他表示,此次活动是一个全新的交流互鉴的起点。此次在中宣部指导下成立的“中国—意大利城市文明联合研究中心”,由双方十所机构共同发起,未来将围绕城市空间更新与探索、城市美学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尤其在智能计算生成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城市在恰当、平衡、健康的文明格局中持续发展,成为双方的共同课题。韩绪期待中心能够不断孕育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永恒之城”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意大利城市文明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研究中心中方秘书处设于中国传媒大学城市文明研究院,意方秘书处设于意大利—中国友好关系协会,创始成员包括扬州市政府、阿斯蒂市政府、中国美术学院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等10个中意各界机构,未来将在联合研究、遗产保护、青年培养和全球传播等方面推动一系列务实项目。作为联合研究中心首批成果,现场还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城市风华录》外文版先导片。

此次活动设立“文明交融:城市空间中的文化传承发展”“城市发展:治理创新下的可持续未来”两场圆桌会议,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分享见解、碰撞思想,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对话中启迪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主任高世强以“‘山水剧场’与城市:一种中国传统的当代活化”为题作主旨发言。他在发言中强调,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非与人隔绝的自然,而是“可游、可居”的精神空间,承载着文人群体追求超越性境界的价值取向。通过山水诗、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古代士大夫不断建构起以“山水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既承继了这一传统,又与西方基于“风景”观念的人类中心主义城市观相遇,形成新的文化张力。“山水精神”所代表的天人合一与诗意生活,为今日城市文明提供了超越性的启发。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城市媒体研发中心以“山水行动”开展实践,提出“山水现场—山水道场—山水剧场”的方法论。“山水剧场”不仅将自然与艺术、个体与群体相融合,更以展演的方式让山水精神走入城市核心,缓解都市焦虑,重建诗意空间,为当代“山水城市”建设提供创新路径。

此次“2025中意城市文明对话”是中意两国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探索人类城市文明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为两国学者提供了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为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更多活力。展望未来,中意双方将继续凝聚智慧、携手前行,共同书写两大文明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