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笔墨流转间 邂逅心灵桃源 “夕阳山外山——谢云书画艺术展”展出
杭州日报讯 走进浙江美术馆的展厅,墙上悬挂的并非仅仅是书法——它们是振翅欲飞的蝶,是游走于天地间的精灵,是文字诞生之初最天真烂漫的模样。
10月10日,“夕阳山外山——谢云书画艺术展”拉开帷幕,这是一场艺术家谢云的回顾展,更是一场穿越古今的“笔墨游戏”。
谢云(1929-2021),浙江龙港人。原名谢盛培,号裳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出版著作有:《谢云篆书》《灯前余墨》《谢云书法集》《谢云八十书画》《谢云旧体诗集〈笔潮吟〉》《谢云新诗》《谢云鸟虫篆书法艺术》《唐白居易长恨歌》《谢云书法集》等。
这位革命青年出身的艺术家,用一生践行着“返璞归真”。他的笔下,汉字仿佛回到了童年。在“鸟虫金石”展区,那些源自先秦的鸟虫篆在他手中不再庄重神秘,反而像水中的游鱼、林间的雀鸟,充满了生命的拙趣与欢愉。
“写诗,是在一点一点忘记世俗之我。”这是谢云的艺术哲学。他的书法不是正襟危坐的创作,而是心性的自然流淌。从颜真卿的浑厚到北碑的刚健,再到自创的“似字如画”,他完成了一场与传统的深情对话,又从容地走向现代。
展览中,那些被归为“现代书法”的作品最令人玩味。它们挣脱了技法的束缚,在似与不似之间,构建了一个纯真的书意世界。而在“灿笔若霞”部分的绘画中,蝴蝶反复出现——那是艺术家的自喻,在蓊郁山林与巍峨长城间自在遨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品大多来自谢云家属2024年向浙江美术馆捐赠的100件作品。这次捐赠不仅是谢老遗愿的完成,更是艺术精神的延续。
“夕阳山外山”取自李叔同的诗句,恰如谢云的艺术——在传统的山外,另有一座属于他自己的、洒满霞光的心灵之山。展览将持续至10月26日,邀请观众走进这个既古典又充满现代生命力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