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绘工美·非遗匠心 “博物馆之城”绘画大赛采风写生活动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
杭州日报讯 9月21日,“博物馆之城”绘画大赛采风写生活动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韩美林艺术馆承办,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部、杭州日报艺术典藏周刊协办。活动通过实地参访、讲解互动与艺术创作,助力艺术与博物馆文化深度融合,深化孩子们对“博物馆之城”文化底蕴的理解和表达。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内,孩子们的眼神中满是对这场文化之旅的期待。活动正式开始,讲解员带领队伍缓缓而行,从伞的起源传说,到不同朝代伞的形制演变;从油纸伞、竹骨伞的制作工艺,到现代伞的创新设计……讲解员的声音清晰而生动,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展柜里排列整齐的精美工艺品,不时举手提问。讲解员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让孩子们直观感受非遗工艺的精妙。
参观结束后,写生正式开始。馆外天气微凉,馆内则洋溢着安静而温暖的创作氛围。孩子们摊开画纸,尽情发挥想象:有人在画纸上勾勒出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建筑轮廓,再为它撑起一把巨大的油纸伞;有人把整座博物馆巧妙地“包裹”在伞面之下,好似被伞温柔守护;还有的孩子把伞与花鸟、绿植结合,让建筑与伞在画面里相互交融。每一幅作品都独具匠心,展现了孩子们对非遗的天真想象和独特表达。
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由来自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北分中心美术部的何斐韵担任。她走到每个孩子身边,耐心指导他们的画作。“这里的伞骨线条可以再流畅些,体现出竹材的柔韧感。”“这里可以把伞面画得更大一点,让博物馆被它包围。”何斐韵一边示范,一边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孩子们把伞与建筑、风景、故事巧妙融合,画面中透出浓浓的诗意。笔尖划过画纸的“沙沙”声与窗外的风声交织,为这幅秋日写生图景配上生动的背景音乐。
何斐韵表示:“油纸伞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孩子们通过参观和讲解,不仅能直观了解它的历史与工艺,还能把观察到的内容与自己的想象结合在创作中。这种体验既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也让他们在绘画里加入了独特的创意和想法,对艺术学习和成长都非常有意义。”
在活动现场热烈的气氛渲染下,小艺术家们不时举起自己的画作,热情地分享活动体验。四年级的余墨鸢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作品:“我画的是我自己创作的伞,我想让伞作为主体,博物馆在它的下方,展柜里的八角伞和西湖绸伞太漂亮了,我也想拥有一把!”六年级的袁晓畅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灵感:“我在博物馆旁边画了一些今天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伞,我最喜欢西湖绸伞,所以我把它的纹样画在了上面。”
整场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研学+艺术”的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未来,“博物馆之城”绘画大赛系列活动还将继续走进更多博物馆,为青少年搭建文化探索与艺术创作的平台,助力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