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已经上市了 今年的寒露有点热
今年的“夏姑娘”可以说格外任性,热得让杭州人的中秋差点过成了“中伏”。由于气温太高,原预测这个国庆要进入盛花期的桂花,都热到“中暑”,不香了。
好在昨天开始,天气终于出现了一些转变,有了一丝丝凉意。今年第22号台风 “夏浪”虽然对我们没有直接影响,但它的生成与移动,对大气环流产生了影响。在台风的挤压作用下,副热带高压的中心向大陆西进,受此影响,杭州从昨天起转为高压中心东侧控制,这一变化直接引导了北风南下,将缓解连日来的闷热。
相比前天,昨天出门,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凉爽了一些?主城区最高气温33.3℃,比前天降了3.8℃。按照目前的天气趋势,今明两天,在冷空气持续渗透的助力下,气温还会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预计最高气温将维持在31-32℃左右。虽然降温幅度不大,但对于经历了长时间高温的杭州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凉快”了。
不过“凉快”只是相对的,昨天杭州主城区最低气温都有27.8℃,打破了10月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最高气温依然超过30℃。据昨天去现场看钱江潮的网友反馈,很热很晒,江边又没有什么遮阴的地方,如果这两天大家计划去观潮,“一定要带伞、带水”。
今年的寒露是北方人的寒露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据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消息,今天8时41分12秒,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寒露,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民间谚语有说:“露水先白而后寒。”意思就是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而到了“寒露”,则是“露气寒冷,欲凝结也”。
据中国天气网科普,从寒露到其后面的霜降,虽然只有短短15天,却是一年之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一场冷空气过后,降温8-10℃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寒露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季节变化的转折点。
这不,一场冷空气正在影响北方。中国天气网表示,今明两天,降温将在北方全面展开,省会首府直辖市中,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太原、北京、天津、石家庄、兰州、银川最高气温都可能创今年立秋以来新低。同时,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先后有4-5级风,阵风7-8级,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阵风9级;气温先后下降4-8℃,局地降温10℃以上。另外,今明两天,京津冀以及北方多地将先后迎来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正值返程高峰,还请大家留意路上的天气。
但南方由于有副热带高压坐镇,受冷空气影响很小。未来一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北部和东部、广西东北部、湖南东部和南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以上。南北方气温差异如此之大,还请踏上回程的小伙伴,及时注意调整着装。
高温天将在周末再次回归
天气小姐姐查了下往年的天气,发现2023年的寒露,杭州气温降到了16.7℃,怕冷的小伙伴都已经换上了长袖长裤,但是今年的寒露,就算有冷空气发力,最高气温预计还有30℃。
由于秋天迟迟不来,都把杭州人逼成了段子手,纷纷喊话“夏姑娘”,“有本事35℃保持到过年”“再不降温,冬姑娘就要来啦”“汗衫背心都洗破了,还不能让它下岗”“挺好,省衣服”……
更扎心的是,今天可能是未来一周最凉快的日子。因为不久之后,强势的副热带高压将重整旗鼓,增强势力。这一变化让原本预计继续北上的台风“夏浪”提前东折,与杭州渐行渐远。降温也因此早早结束,闷热的高温天,将从10日(周五)起再次回归,防暑工作还是不能松懈啊!
顶着高温日,冬笋上市了
天气小姐姐这两天去临平的红丰农贸市场买菜,突然发现冬笋已经悄然上市了,不过偌大的市场,仅此一摊,个头也很小,摊主报价45元一斤。
这么热的天,冬笋咋就上市了?摊主笑笑说,这不是杭州本地笋,是江西的,就是产量很少,所以价格有点高。
不过真想吃,买个半斤笋就足够炒上一盘菜,尝个鲜了。眼下天气还热,大家可以用暴腌菜代替冬腌菜“炒二冬”,再加点毛豆,也是一道时令的家常菜了。
除了冬笋,这个季节,大家还可以选择春笋,价格仅是冬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老话说“十月小阳春”,秋天和春天气温接近,所以也是吃春笋(雷竹笋)的好时节,天气小姐姐已经替大家尝过了,非常嫩!
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寒露前后也正是吃湖蟹的季节,但是因为今年天气炎热,大闸蟹明显没有往年肥了,大家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