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学霸同桌,不要跟很卷的同学同桌……杭州有班主任让学生招聘同桌 没想到现在的孩子画风突变
假期里,朋友圈都被老师们的旅行美照刷屏了,但是有一位新初一的朱老师却有点小烦恼,放假前,很多同学偷偷找他申请换同桌,几位任课老师也跟他反映扎堆讲话比较多。
于是,朱老师让学生都填了一份“同桌招聘宣传单”。本来想趁着假期,排一下新座位,但是学生的要求却让他犯了难:有招聘球搭子的,有要求不要太卷的,有要求能够互相偷懒的,有要求能提供情绪价值的……
换个不那么卷的同桌
朱老师带的这个班有48人。开学前三周还算平静,可最近想要换座位的学生越来越多。
记者问了一些想要换座位的学生。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和班上的学霸坐在一起,一起卷成绩。
小王小学的时候,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到了初一之后,发现班上高手如云,有些压力。
“我喜欢那种优越感,但我又不是很自律的人,所以想找一个成绩好的同学一起卷,这样比较有动力。我们班的李同学就很合适,他的成绩非常好,作业速度也很快,非常自律。如果没有对手,我就没办法衡量自己作业完成是不是高效的;有个对照,可以趁做得快的时候,让自己偷个懒,又不至于太过。”
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希望找一个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一起做同桌,不要太卷了。
小何成绩在班里中上水平,没上过任何培训班。她说:“现在的同桌是个学霸,开始的时候也觉得挺好的,可以多向学霸讨教,帮助自己进步,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压力不是一般大。一起做数学,我都还没做几题,对方已经全做完了,最要命的是考试,我做了一半还不到,就听到对方的翻页声了。一着急,越加考不好了。”
小何表示为了跟上同桌的节奏,已经快两星期没看自己最爱的课外书了。但是完全跟不上。“太卷了,下课都在做作业,每次夜自修结束,我连学校的作业都没做完,她把自己家里带来的都做完了。这种对比有点杀伤力。明明可以快乐地放学,反而觉得自己没做好。”
有时候遇到难题,想要讨教一下,都被对方忙于学习搪塞过去了,后来也不好意思再问了。“希望新换的同桌不要太高冷。”
小何说:“除了学习上的相互帮助,希望同桌也能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努力学习,快乐生活。”
女生边界感比较强
不喜欢靠得太近
朱老师的班实行男女混坐。朱老师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同性之间会更容易熟络、讲话。刚进入初中,班级的纪律尽量要控制,所以让男女同桌,初期的纪律会比较好管理,他们会因心理上的适度约束感自觉调整行为,这种‘边界意识’能减少课堂闲聊、注意力分散等情况的发生。”
但有一些女同学对于同桌跨越“三八线”的事情非常不满,为了换同桌,还专门挑朱老师在的时候找人聊天,就为“演”给他看。
女生小徐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因为同桌和自己成绩差不多,心里还挺美的,觉得能互相促进。可相处下来才发现问题:同桌总爱把手肘伸到她的桌上,两人的胳膊时不时就“亲密接触”。小徐提醒了好几次,效果不大。更让她崩溃的是,对方说话时总喜欢探过半个身子,凑到她耳边讲。
因为这些小事,两人渐渐有了矛盾。后来不知是不是故意的,同桌转身时,膝盖常撞到小徐。有一次撞得特别重,小徐一气之下回踹了一脚,没控制好力道,直接把同桌踹地上了。这下,矛盾彻底升级。
“现在小徐的桌子总是明显‘伸’到走廊上,我提醒她推回去,她一转身又拉出来了。看得出,这是个边界感很强的女孩。”朱老师笑着说。
两个男生,哭着要换座位
小狮妹问了一下身边其他初一班主任,发现最近要求换座位的还挺多。马老师说:“新初一,大家都还不是很熟悉,都是盲坐,难免有一些孩子之间性格不合。前几天,有两个男孩子,哭着跑来说要换座位。我刚刚给他们调开。”
马老师说,这两个男生,其实没什么大的矛盾,总是为一些鸡皮疙瘩的事情吵架,甚至打架。小到可能借一支笔,放一个屁。出现一点问题,两个人互不相让,不懂待人处事的方式,遇到事情都不知道怎么解决,只会激化矛盾和互相埋怨。
“有一次他们在上课讲话,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俩会先解释一番,然后说着说着就会互相指责,都说是对方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这样就吵了起来,被我制止后,下课继续吵,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然后继续在办公室吵。”
不同于其他同学,可能一学期也吵不了几次,这两个男生一天都能吵好几次。“这种纯粹是性格使然,无解。”
座位怎么排?AI来帮忙!
对于学生抽象的诉求,朱老师最后想到了一个没办法的办法——借助人工智能。“真有些费脑,最后还是交给AI。我把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排序,区分男女,又加入了同学们的诉求,AI排位置后,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又进行了微调。”
朱老师说,对于学生的各种要求,觉得每个孩子的需求不同,这很正常,也很有趣。这些需求可能就是学生来学校的一些小盼头。比如,有些精神力不那么强的同学,想要一个不那么内卷的同桌;有可能一些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他们就想要能一起疯的伙伴,一些心有灵犀的话搭子。
“我认为我作为班主任,我要做的就是把握整体的方向、班风、纪律,而孩子们自己选同桌的一些私心,一般不影响到整个学习我都是会考虑的。”朱老师说,比如这次有两桌女生同桌,我们班女生偏少,女生同桌本身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提出想法的几个女同学,学习上积极向上,也能管好自己,我觉得让她们做同桌没准是一种促进,也想让她们带动周围的氛围。
马老师说:“学生一般都希望和自己合得来的同学做同桌,但是初一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律性还没那么强,难免会做一些影响学习的事情,除了个别的,大多数都会拆开来坐。而且坐下来之后,一般不会轻易换动,除非同学提出合理的诉求。像弱视、斜视、假性近视过渡期等这种身体原因,我们会酌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