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常习惯竟让母女双双“中毒” 网红“护肤法”要慎用 几种铅中毒症状务必警惕
一个多月前,25岁的陈女士(化名)发现自己6个月大的女儿胃口突然变差了,喝不下奶,还莫名出现反复恶心、呕吐等症状,辗转求医两周后竟在当地确诊为严重的铅中毒,而且自己也一并中毒,于是赶到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职业病科住院进行驱铅治疗,细查根源竟是因为她在网上学的“护肤法”!
洗手洗出700μg/L血铅?
这个网红“护肤法”太致命
陈女士每到夏天手上就会冒汗疱疹,一天她刷某社交平台看到有网友推荐用“醋酸铅湿敷法”泡手能治汗疱疹,于是就自行在网上购买了醋酸铅溶液,未加稀释就每天多次用来湿敷、洗手,坚持了将近快一个月。
加上第一次当妈妈,陈女士格外注重卫生,用醋酸铅溶液洗手的次数也很频繁,殊不知这些残留在手上的醋酸铅溶液不仅“毒害”了自己,也因为她给孩子泡奶、洗奶瓶、喂食而通过间接接触渗入了孩子的皮肤。
在当地医院查出她女儿血铅浓度竟高达700μg/L (正常<100μg/L),陈女士本人血铅也超过600μg/L,远超正常值。陈女士非常后悔,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健康”的行为,导致了铅在母女体内的蓄积中毒!
隐匿却危险的铅中毒
症状不典型且极易被忽略
醋酸铅湿敷曾用于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如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浓度通常很低(0.1%-0.5%)。因其潜在毒性(特别是铅毒性),此法在正规医疗中已逐步被更安全的疗法取代。近期仍有某热门网络平台在介绍该疗法,各网购平台亦有醋酸铅粉剂或洗剂出售,常被宣传用于治疗“手脚脱皮”等症状,然而许多消费者对其危险性缺乏认知。
职业病科主任医师李国辉指出,醋酸铅是一种水溶性铅盐,它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是重要的铅暴露途径,溶液或粉末可通过表皮、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结构被吸收,进入皮下毛细血管;除此之外,如果皮肤存在微小伤口、皲裂、湿疹、汗疱疹,毒性物质便可长驱直入,醋酸铅的渗透吸收速度会急剧增加。铅一旦进入血液,解离成铅离子,便随血流遍布全身,开始其破坏过程。
儿童对铅毒性极其敏感,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即使低水平铅暴露,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发育损害(如智力下降、行为问题)。
铅中毒症状常缓慢出现,易被忽视,李国辉提醒,出现这些情况务必警惕:
1.早期症状:乏力嗜睡、头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腹痛(“铅绞痛”)、消化不良、烦躁失眠、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2.贫血表现:面色或口唇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
3.特征性标志:口腔卫生差者,牙龈边缘可能出现蓝黑或灰蓝色的“铅线 ”。
4.严重损害:可导致手脚无力甚至下垂(周围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