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新技术点亮生命线 中西医结合 守护肾友希望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吴双 通讯员 许雅菁

都市快报讯  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征程中,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堪称“生命线”。近日,杭州市富阳城中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为一名长期透析患者实施首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这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医院在血管通路建设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动静脉内瘘被肾内科专家誉为血液透析的“黄金通路”。章胜伟院长介绍:“这项技术是通过手术将患者自身的动脉与静脉吻合,使静脉在血流冲击下‘动脉化’,形成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且感染风险低的血管通道。相较于临时导管,它为需要长期透析的患者提供了更理想、更可靠的选择。”

60岁的尿毒症患者汤先生,正是这项新技术的受益者。他伴有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两年多来每周需接受三次血液透析。然而,长期依赖右颈内静脉导管导致流量不足、透析机频繁报警,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每次透析都提心吊胆。”汤先生坦言,“医生建议做内瘘手术时,我既期待又担忧。”

面对患者的顾虑,医院血管通路团队进行了全面评估。结合血管超声精确测量,团队最终确定左前臂的桡动脉与头静脉为最佳手术部位。手术当日,在麻醉与护理团队配合下,章胜伟院长与李雨菡医生凭借娴熟技术,在一小时内完成了精细的血管吻合。当血管夹放开时,手术室内响起清晰的血管震颤音——这标志着汤先生的“生命线”已成功搭建。

手术成功仅是第一步,术后管理至关重要。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在常规西医康复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医药干预。“我们根据患者气血情况,配制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中药方剂,并配合穴位按摩与艾灸,旨在促进内瘘成熟,降低并发症风险。”中医科主任补充。

章胜伟院长指出,血管通路技术是衡量医院肾脏病诊疗水平的关键标志。近年来,医院持续加大该领域投入,建立了从慢性肾病早期干预、终末期透析治疗到术后管理的全流程诊疗体系。

此次首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功实施,正是该体系日趋成熟的有力证明,意味着富阳及周边地区的透析患者在家门口即可建立并维护高质量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