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推出“老年日托班”
老人们在上“日托班” 记者 江玥 摄
都市快报讯 近日,滨江区浦沿街道伟业社区的“老年日托班”秋季班开学了,每周一、三、五,分别安排手工、趣味数学和八段锦课程。
这是专为老年人提供的日间照料服务,通常在白天开放。
伟业社区的“老年日托班”更像是一个“老年版少年宫”。班里一共有15位“老同学”,平均年龄70岁,最年长的已经85岁。
9月17日上午8点半,离正式上课还有半个小时,80岁的耿奶奶背着她的“小背包”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随后,十多位老人陆续入座,准备迎接新学期的第一堂趣味数学课——“数字快跑”。
“老学生”们略显拘谨,社工们端上水和水果,又拿出脸盆、绳子等道具,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学数学还要用脸盆啊?真稀奇。”
9点整,教数学的小杨老师向大家介绍课程规则:绳子一端系着被脸盆盖住的“任务卡”,另一端由“学生”拉着,需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
“来,开始!1、2……”还没等喊到“3”,心急的唐叔叔就抢先动了。连续三次违规,大家起哄要他表演节目。
课堂上,笑声不断。
伟业社区有60岁以上的老人300多人,其中,独居高龄老人有200人左右。“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独居老人,尤其是来帮忙带孙辈的‘新杭州人’,渴望社交但缺乏机会。”社区党总支委员来萍萍说,有些老人提出,希望社区多组织活动。
“居民有所求,社区必回应。”6月初,来萍萍和同事们启动了一次课程调研。
依托调研结果,今年暑假,来萍萍协调辖区资源,并邀请外援授课,开办了“老年日托班”。她担任“老年日托班”的“班主任”,负责日托班课程的策划与落实。
“老年日托班很受居民的欢迎。”滨江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既缓解了‘子女上班、老人白天无人陪伴’和‘空巢老人孤独’的现实困境,又在提升老年人归属感的同时,切实消减了他们的孤独感。”
放眼杭州,已有多地推出家门口的“老年日托班”。
滨江区西兴街道滨康乐龄中心,在今年夏天推出了“全天托管”服务,一天仅需9.9元;大运河老年学堂秋季班,一群平均年龄超60岁的学员以“一周七天不重样”的课程践行“活到老,学到老”;杭州市老年电视大学城南城北馆今年春、秋季共推出超200门公益课,超6000人次体验“老有所学”。
在杭州,养老服务正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抱团养老”“老青互助”“多代同楼”等新型互助模式不断涌现。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聚焦高龄、失能、失独、空巢等老年人,实现“年轻存时间、年老取服务”;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推出30天短期托养“喘息服务”,可临时接管因照护者健康、外出等原因无法被照顾的长者。
你希望杭州推出哪些养老服务?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