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这抹蓝色身影,安全感爆棚!杭州这所小学用“爸爸力”破解上下学拥堵难题
清晨七点半,杭州市文澜第二小学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身着蓝色马甲的“澜爸爸交通义警”正站在信号灯前,目送上学的孩子们一一穿过斑马线,平安跨进校园。佩戴党徽的教师党员来回巡视值守,执勤交警在路口指挥疏导,原本拥堵的校门口秩序井然——车辆即停即走,学生有序过街,晨光中交织着“爸爸妈妈,再见”的童声与家长放心的笑容。

这一幕温暖场景的背后,是学校党支部与交警部门结合校门口交通流量、周边路况等实际情况,联合制定的"一校一策"交通优化方案。党员教师率先垂范,每天轮班参与护学岗执勤;学校同步发起“爸爸护航计划”,广泛招募家长志愿者,众多爸爸积极响应,“澜爸爸交通义警”正式成立,用行动为孩子的平安路“加码”。
"现在接送孩子比我们一年级刚开学时便利多了!"一名二年级学生家长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学校实施分年级错峰放学后,各班级在指定区域定点接送,教师与志愿者全程引导车辆"即停即走",家长等待时间被大大缩短。

作为首批"澜爸爸交通义警",四年级学生家长沈爸爸分享道:"上岗第一天有些紧张,但看到孩子们在指定位置安全地从家长手中接过,觉得特别有意义——这既是守护别人家孩子,也是对自己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这位从事自由职业的退伍军人提到,护学岗工作的安排结束后恰好能与参加兴趣班的女儿同步回家,既尽到社会责任,又兼顾了家庭需求。

“我们结合首批报名的55位爸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排班,考虑到家长们还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个家长大概是两周会轮到一次。”学校副校长胡一峰向记者介绍,“成立这支‘澜爸爸’护卫队,我们不仅旨在守护孩子们的安全,更寄托着对父职力量融入教育的期待。希望通过这支队伍,让爸爸们积极投身孩子的成长过程,以自身特长和实际行动传递坚毅、勇敢与担当的父亲力量。在后续运行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对人员安排进行优化和调整。”
据悉,面对上下学时段人车混杂、拥堵频发的痛点,杭州市文澜第二小学并未止步于简单值岗,而是联合交警部门推出多项配套举措:
一是设置临时接送专区,在校门外划定临时接送专区,实现车辆“即停即走”,减少滞留时间;
二是错峰放学与班级定点对接,实行分年级、分班级错峰放学,设置定点接送位,有效分散人流车流;
三是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通过“小手拉大手”让文明出行理念走进家庭;
四是交警法治副校长宣教,学校聘任交警法治副校长并邀请其进校开展交通安全宣教,提升师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是党员带队巡查反馈:建立党员带队巡查反馈机制,每日汇总问题、动态调整策略。
实施以来,校门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违规停车现象大幅减少,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感和家长满意度显著上升。

“安全无小事,守护孩子平安上下学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晓婷介绍,未来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家校警联动机制。如今,红色党徽、蓝色马甲与交警制服在文澜第二小学门口交相辉映,不仅守护着孩子们的平安路,更传递着城市温度与社会责任感,书写着“家校警携手,安心上学路”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