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打新再临 本周5股扎堆申购

每日商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苗露

一周5只新股扎堆申购,A股再迎打新盛宴。按照预定安排,本周(9月15日—9月19日),A股市场共有5只新股申购,为创业板的联合动力、建发致新、云汉芯城,北交所的锦华新材和深市主板的瑞立科密。其中除了联合动力在昨日申购外,建发致新、锦华新材可于周二(16日)申购,云汉芯城、瑞立科密将于周五(19日)申购。

从新股表现看,截至目前,年内共有70只新股上市,多只双创板块(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单签浮盈超5万元。赚钱效应持续显现,新股申购竞争激烈,部分个股的中签率低至万分之一。

本周5只新股扎堆申购

本周启动申购的5只新股,3只拟登陆创业板,为云汉芯城、建发致新、联合动力;另外两只新股中,瑞立科密拟登陆深市主板,锦华新材瞄准北交所。

资料显示,联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行业龙头,建发致新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锦华新材是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云汉芯城是电子元器件B2B龙头,瑞立科密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

具体来看,联合动力发行价为12.48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0000股,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4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来发行的沪深两市新股中,联合动力发行数量排名第三,在创业板新股中排名居首。这意味着,联合动力有望成为中签率相对较高的新股。

招股书显示,联合动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与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广汽、奇瑞、长安、长城、上汽、宇通、吉利、东风等民族汽车品牌,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车企形成深度合作。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包括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小米汽车、吉利集团等。

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0.27亿元、93.65亿元、161.7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79亿元、1.86亿元、9.36亿元。

建发致新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0000股,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10万元。

招股书显示,建发致新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从经营数据来看,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154.43亿元、179.2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1.96亿元、2.28亿元。

锦华新材发行价为18.15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55.16万股。

招股书显示,锦华新材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等。公司为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94亿元、11.15亿元、12.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8亿元、1.73亿元、2.11亿元。

云汉芯城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000股,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4万元。

招股书显示,云汉芯城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采购需求。

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33亿元、26.37亿元、25.7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0.79亿元、0.88亿元。

最后,瑞立科密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6000股,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16万元。

招股书显示,瑞立科密是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在持续巩固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地位的同时,不断丰富技术储备及延伸产品链条,逐步进入乘用车和摩托车市场。

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17.6亿元、19.7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2.36亿元、2.69亿元。

多股单签浮盈过万 赚钱效益明显

从年内新股表现来看,目前还无一首日破发,多股的“首秀”表现颇为亮眼。

按上市统计口径,截至目前,A股的70只新股中,九成(63只)首日涨幅超100%,其中20只上市首日更是涨超300%。近期上市的北交所新股三协电机首日大涨785.62%,成为年内新股“涨幅王”,江南新材、广信科技首日也分别涨606.83%和500%。

统计显示,这70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约247%,打新的“赚钱效应”再度显现,多只双创板块新股单签收益超5万元。

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按500股/签计算),年内新股中,影石创新以6.49万元的单签浮盈排名第一;弘景光电紧随其后,单签浮盈5.91万元;同宇新材、矽电股份的单签浮盈也均超过5万元。

另外,年内登陆科创板或创业板的多只新股,单签浮盈均超过3万元,涉及思看科技、优优绿能、常友科技等。

丰厚的打新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申购,也导致热门新股的中签率持续走低,个别标的中签率仅约万分之一。

对于打新,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优先选择行业景气度高、客户含头部企业的标的,并善用回拨机制提升中签概率,同时应强化风险意识,警惕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