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观潮丨“乡博”是春天的制造机
浙江省文物局近日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名单,共76家博物馆入选。至此,在浙江,乡村博物馆已突破千家。衢州的九华乡立春文化展示馆有一位非遗传承人吴海根,他见证了九华立春祭的复苏,并把它放在乡村博物馆进行全年展出。今天的《钱江观潮》,我们去这家乡村博物馆看看。
走进衢州柯城区九华乡立春文化展示馆,展厅运用全息风扇、数字长卷等技术,打造出一派光影沉漫、竹林阵阵的春天景象。
“九华立春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吴海根:(这里)是中国国内唯一一座祭祀春神的神庙,我们这边(展馆)是古典的,那边展示馆是现代的,我们把古典和现代有机地把它结合在一起。
55岁的吴海根是当地村民,也是柯城“九华立春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轻时,他在杭州从事电脑维修。2011年,“九华立春祭”被评为国家级非遗,吴海根回乡投身立春文化研究。
“九华立春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吴海根:有些老人家逐渐地走了,后来就逐渐萧条下来,没有几个人参与(立春祭)。家乡的文化得有人来传承,我又搞电脑的,我觉得这些东西要把它记载下来。
十年间,吴海根从老人口中、从故纸堆里,一点点复原出立春祭这场包含着接春、祭春、鞭春牛等多个步骤的祭祀活动的原貌。2021年,立春文化展示馆开馆了。一幅《九华春景图》数字长卷,将立春文化与民俗元素相融;一场“鞭春牛”民俗互动演出,让游客可参与可体验。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柯城剪纸”传承人 郑志辉:展现出我们立春祭春时候的一个情节,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思,那这个画面显得就是说更生动了。
乡村博物馆给妙源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近几年,他们还开辟了以九华立春祭为主题的研学线路,打造了不少文创产品,每年由此产生的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真正实现了文旅融合发展。
“九华立春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吴海根:(乡村博物馆)像文化综合体一样的,让更多人能够很好地了解我们这种民俗传统。乡村博物馆就是春天的制造机,一开机(就)制造春天,所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