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糕、梭子蟹……舌尖上的“助攻”!浙BA的赛事经济新味道
中国蓝新闻
浏览量
自7月开赛以来,浙BA不仅点燃了浙江人的篮球热情,更意外带火了各地特色美食。从“百县大战”预选赛到城市争霸赛,各地的赛场边,美食摊位与篮球赛场同样热闹,成为赛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最近,凭借浙BA火爆“最出圈”的就是庆元米糕!虽然庆元队目前还没有赢球,但他们凭借着淳朴和热情收获了“场外流量”。庆元黑米糕店老板王金永透露,赛事期间,店里日均销量达到平时的10倍以上,很多外地球迷看完比赛会来买点尝尝,临走还不忘带上几盒当伴手礼。
舟山普陀主场对阵嘉兴队时,给远道而来的嘉兴球迷送上了美食福利,嘉兴球迷凭球赛门票和身份证可免费领取现烤梭子蟹。场外的梭子蟹摊位人气爆棚,一晚上烤了500斤,烤废了2口锅,用美味“俘获”了球迷的味蕾。
像金华的火腿,衢州以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闻名的“三头一掌”,甚至因诸暨“包冲出哥”调侃“新昌篮球还没有我们的次坞打面硬”而出圈的次坞打面……
众多美食纷纷借这场赛事亮相,这些原本深藏于市井街巷的地方风味,因为“浙BA”,意外获得了一次集体亮相的机会。
为什么一项篮球赛事,却能带动地方美食的走红?这背后其实是赛事经济的一次“味蕾转向”。如今,大型体育赛事早已超越单纯的竞技范畴,成为融合文化、旅游与消费的综合性场景。观众奔赴现场,不仅为了观看比赛,更是为了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
而食物,作为最直观、最亲切的文化载体,自然成为感受一方风土人情的最佳媒介。分享“家乡味”,也成为体育精神中“交流”和“友谊”的另一种体现。
当篮球与美食一同站上“C位”,这背后实则是“赛事经济+”效应的生动体现,“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正在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展现。
在浙BA,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赛事形式的丰富。体育赛事的活力,未必只存在于输赢之间,它还可以落在舌尖,化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