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师带学生海宁盐官实景上《观潮》 学生:每句描写都有了画面

浏览量
作者:记者 赵丹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高高的水墙……”9月6日,浙江海宁盐官观潮景区的江堤边,传来小学生们洪亮的朗读声。杭州市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404班的语文老师徐潇潇,带着班上30多名学生在这里上了堂特别的《观潮》课,让课本里的文字变成了眼前能看到、能感受到的壮观潮水。

江堤变课堂 潮水成“教具”

当天上午11点40分左右,盐官景区的堤岸上,一群穿着蓝色校服、拿着语文课本的小学生格外引人注目。徐潇潇老师并没有像传统课堂那样站在讲台上,而是和学生们一起靠着江堤的围墙,面前就是宽阔的钱塘江。“同学们,老师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观潮》这篇课文 ,今天我们就来亲眼看看作者笔下‘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到底是什么样的。”徐潇潇一边说,一边让学生们打开课本,对着钱塘江实景读课文,让文字和眼前的景象对应起来。

课文刚读罢,远处传来一阵隐隐的“隆隆”声,学生李昊宇大喊了起来:“大家快看,潮来了潮来了!”其他学生纷纷伸长脖子向江面上望去,只见东边水域出现了一条细细的白线,正像课文中写的“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随着白线慢慢靠近,潮水声也越来越大。“老师,你看它变粗了!”学生们一边指着潮水,一边激动地大声喊道。

沉浸式体验 理解更深刻

学生胡泽垚

潮水过后,徐潇潇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之前读课文的时候,‘潮水移动’我没什么概念,今天亲眼看到了,比文字要生动得多!”学生胡泽垚兴奋地说,“画面一下子就具体了。”

另一位学生李昊宇也表示,这样的课堂让他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以前背课文的时候,都是死记硬背,今天看完潮水再读课文,感觉每一句话都有画面了,背起来也特别轻松。”

徐潇潇老师

徐潇潇告诉记者,选择在盐官上这堂实景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跳出书本的局限,通过沉浸式体验来感受语文的魅力。“书上的文字终究是二维的,这次实景课希望同学们能够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课本中描绘的‘天下奇观’。把书上的文字变成立体的、震撼的记忆,这就是最好的第二课堂。”

创新教学方式 获家长支持点赞

这堂特殊的语文课不仅让学生们收获满满,也得到了随行家长们的一致点赞。田沐瑶妈妈认为,这次观潮不只是简单的游玩,更是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堂,“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了课本里的知识。还留下了难忘的集体回忆”。她提到,孩子回家路上一直兴奋地说个不停,自己作为家长能参与其中也是特别的体验。

陈一新妈妈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亲眼看到潮水的气势,“比单纯从课本上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能提升对语文、科学等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互动交流,对增强班级凝聚力也有帮助。

据了解,学校一直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教学活动。徐潇潇表示,今后她还会继续探索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真正爱上语文、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