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会赚钱的小区,人们很惦记的老周病重,他有个心愿
潮新闻讯 9月4日清晨五点,杭州的天还未透亮。
病床上,74岁的老周费力抬起手,示意儿子拉开窗帘。他声音微弱,“有点不舍得,让我再看一眼……”
窗帘缓缓拉开,老周望向兰桂花园的方向。
兰桂花园。 王伊灵 摄
这里是他倾注了整整25年心血的家园,每一寸砖瓦、每一条小径,都有着他奔波的痕迹。
兰桂花园。 王伊灵 摄
兰桂花园。 王伊灵 摄
老周,杭州兰桂花园小区业委会主任周国柱,媒体多次采访过他和兰桂花园的故事。
9月5日上午,我们买了鲜花,带着当年头版头条报纸,给老朋友加油打气。
病重以来,老周的心愿就是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这,或许是他最后的牵挂。
方力 摄
一个“铁算盘”,一座凉亭,一颗真心
“我爸这辈子,值了!”
25年的业委会生涯,老周一心一意要把小区搞好。多年来,因为有了老周的“铁算盘”,兰桂花园被称为杭州最会赚钱的小区之一。
方力 摄
我们把花和报纸轻轻放在病床旁边时,看到老周的手机,背面印着“兰桂铁算盘”几个大字,照片里的周国柱,还是年富力强的模样。
方力 摄
当年的“铁算盘”大刀阔斧:在位于小区门口的兰桂凉亭下,创造了一个年增收10万元的故事。
凉亭下原本是水箱,周国柱让人把水抽干,一看下面有100多平方米,他大大改造一番,不仅抬高地面造了凉亭增加了绿化,还把健身活动中心移到地下,原本的空间则对外出租,如此小区经营性收入每年都可稳定增加10万元。
方力 摄
眼前的老周,缠绵病榻,已十分虚弱。他很快认出了记者,但已无法开口说话。
“以前我总搞不懂他,小区的事比家里还上心。”儿子周波站在窗边。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他一度难以理解父亲的“固执”:家里的饭他总赶不上热的,可小区里修一根水管、协调一次停车,甚至地铁施工,他比谁都上心。那一阵,他前前后后忙活一年多,瘦了十多斤,从没跟家里人诉过一句苦。
2024年7月,体检报告出现了异常飙升的指标。一年多放化疗,每每感觉好转一点,老周就念叨起小区的事, “业委会主任任期还有一年多,我还要回去……”
老周是嘉兴嘉善人,1971年来杭州做生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999年,事业有成的老周背着一麻袋现金买下兰桂花园唯一一幢独栋别墅。
入住兰桂花园不久,老周就加入小区业委会,没几年当选业委会主任。他把兰桂花园当成另一个“家”,这一守,就是25年。
“他不浪漫,说退休后带我去周游世界,没执行到位,就是做起小区里的事情,特别有劲头。哪怕因为管业委会打了几次官司,他都没想着放弃,一直忙忙忙……要是早一点发现……”老伴潘桂英抹了抹眼角。
“没好处的事情,为啥这么拼?”周波心疼、不解、劝过,但父亲坚持做他认为对的事。
如今病重,二十多年的老邻居、业委会同事、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都来探望。
周波忽然懂了,父亲所求的,从来都不是“好处”。业主们一句 “周主任,辛苦你了”的真心认可,小区维护越来越好时的那份成就感,便是父亲不辞劳苦的注解。
“我爸这辈子,值了!” 周波说。
病床中的牵挂,从“放心不下”到“终于安心”
“潘桂英,我要和你说再见了”
72岁的潘桂英,跟老周相伴五十年,从青丝到白发。
她最熟悉的场景就是喊老周回家吃饭:“他总说‘过一会,我在忙’,回来匆匆吃完,人又不见影了。”
“他真是全身心扑在小区的事里面。那年搞垃圾分类,有一个垃圾桶放哪里都有意见,最后就放在我们家房子的厨房对面。”潘桂英说,任劳任怨干了这么多年业委会主任,还有个别人说老周自己“捞饱”了,“说真的,我们不缺钱,而老周没有拿过一分钱报酬。”
病床上的老周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业委会那根沉甸甸的接力棒。
他拉着老伴的手:“我不怕死,但小区的事得有人来接棒……”
9月1日,老周的老搭档、兰桂花园物业经理杨志成和几位业委会成员来到病房。“您放心!已经有业委会成员接了您的工作,小区的改造计划、业主福利都会延续下去。”
老周听懂了,在病房里完成了一些交接。
一直顽强求生、总说“会好起来的”的老周突然平静下来。他轻声说,“潘桂英,我要跟你说再见了。”
他交代了一些家事:“孙子孙女以后要把他们杭州的房子买好,90岁的老母亲要靠两个弟弟照顾,我也就放心了……”
潘桂英别过头,怕眼泪掉下来。
周波说,父亲也说这辈子值了,五十岁前为自己活,五十岁后为大家活,没白过。
很多人认可,管小区成了他的爱好
“老周的心愿,我们一起守住”
潘桂英说,老周是一个没有“爱好”的人,“管这个小区,就是他的爱好。跑了一天,说脚都抬不动了。可第二天天不亮,人又不着家了。”
王伊灵 摄
老周做的一切,杨成志看在眼里,敬在心里。和老周共事21年,他们早已处成了家人。
杨成志最佩服的,是老周的“较真”:每年小区的改造计划,他会挨家挨户征求意见;业主的福利补贴,他一笔一笔算得清清楚楚,资料亲自归档,开销记得明明白白,从不让账目出一点岔子。“他总跟我们说,‘业委会的活,得善始善终,在我手里不能让业主吃亏’。”
知道老周最后的牵挂,杨成志说了一句话:“老周想把小区搞好的心愿,我们大家一起守住它。”
“我真的,很难用语言表达,我对老周心里只有感激。”兰桂花园所属的竞舟社区前任党委书记田蓉萍说,老周对小区来说就像是大家长、主心骨,他把业委会真的当成一份热爱的事业来做,坚持了这么多年,他管理的兰桂花园是基层治理的标杆,小区的运转经验让很多人来学习,同行的交流分享他总是不遗余力……那年他新买了房子,业主们都不希望他搬走,后来把他留了下来,“这个小区邻里很亲密,人文氛围很和谐,都离不开老周的努力”。
“我是当年第一批业主,一直住到现在,我和老周相识很久,很支持很认可他。”66岁的何维是大家推举的老周接班人,“我今年进入业委会,如果最终由我来挑这副担子,我也会像老周一样全心全意,把小区好的做法和传统继续发扬下去。”
2024年11月24日下午,兰桂花园曾在之江饭店举办业委会成立25周年庆典仪式。小区每户人家来一位代表,现场满满当当摆了22桌。
那一天,记者也去了。
业委会几个小时的报告,台下业主听得都很仔细。听到这几年业主享受到的福利金额处,全场响起掌声。
“业委会每年给小区老年人组织两次出游,端午节给全体业主发粽子,夏天送游泳票,过年还有大米拿。我吃过8家单位的端午粽子,就我们小区的最好吃!”小区业主、当时81岁的许家祥说。
“地铁2号线修建时,我家楼下天天施工,整整3年多,我都没抱怨过,全是看在业委会的面子上。每天早上7点多,业委会的人就已经在工地上盯着,扬尘、施工材料堆放等问题,他们都会管。”小区业主陈瑛感慨颇深。
兰桂花园1999年交付,共有14幢别墅、14幢公寓,346户人家,是杭州城西早期的明星楼盘之一。
9月5日看望老周后,我们去兰桂花园看了看。
方力 摄
“小区两个垃圾桶的位置,是他用脚步走出来的,桶长的名字写的也是他自己。”保安队长说,这么多年,小区绝大部分都是自住的业主,只有寥寥几户出租,这真的很少见。
老周的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一棵橘子树。过不了多久,就会果实飘香。
以前,他都会摘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再过一阵,小区满园的桂花也要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