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点亮雅江暑托班 跨越山海书写两地教育新篇

每日商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王珮琪 通讯员 钱晓晓

今年盛夏,当甘孜州雅江县山野间的松茸破土而出时,来自杭州的教育之光也悄然点亮了这片高原。在“中国松茸之乡”采收最忙的季节,家长们翻山越岭寻觅珍馐,而孩子们的暑期照看却成了心头牵挂。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杭州援雅教师团队将公益暑托班办进呷拉镇小学,用知识与关爱托起藏区孩子的多彩假期,也为两地的教育帮扶写下温暖注脚。

走进教室,处处跃动着智慧与童真的火花。语文课上,朗朗书声穿越千山万水,经典诗文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数学不再只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化身为“松茸买卖”的趣味计算——一斤松茸多少钱?交易中如何找零?生活即课堂,知识在烟火气中生根发芽。科学课像一场奇妙探险:水的张力让硬币浮在水面,虹吸现象如魔法般流转,无字天书被化学试剂悄然“破译”;孩子们亲手制作细胞模型,第一次“看见”生命的微观世界。美术室里,靛蓝染布氤氲着江南非遗蜡染的古韵,藏地纹样在稚嫩笔触下焕发生机,一把把团扇、一枚枚书签,承载着两地文化的深情对话。操场上,篮球撞击地面的节奏激昂热烈——杭州教师借力本地“松茸篮球节”文化IP,开设两期特色训练班,从运球到配合,学生们在奔跑中挥洒汗水。

这不仅是一场教育的接力,更是一次心与心的贴近。暑托班的时间精准对接松茸季,让家长安心奔忙于山林市集,无需再为孩子辗转牵挂。杭州教师带来的不只是先进理念,更是因地制宜的温情设计:他们把宋韵文化带进高原课堂,也将松茸生长绘入美术创作;篮球赛的队旗上,既有现代竞技精神,也跃动着藏族图腾的古老符号。杭州援雅教师们说:“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既留住文化根脉,又拥抱广阔世界。”

跨越山海,情牵雅江。这个夏天,杭州援雅教师以一堂堂有温度、有创意的课程,悄然播撒知识的种子,让希望在高原孩子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