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提前“交卷”,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原创 杭州网
浏览量
作者:周璐

近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十四五”规划前4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4.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这一成果,不仅是交通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生动注脚。

农村公路,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从曾经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到如今的“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农村公路的巨变,不仅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乡村产业的繁荣。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许多乡村的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也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今,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农村公路,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将乡村与外界紧密相连,为农产品出山、游客下乡提供了便利。各地依托农村公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农村公路+电商”“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产业园区”等模式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乡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农村公路的改善,也让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道路畅通了,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速推进,水、电、气、通信等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曾经破旧落后的乡村,如今变成了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同时,农村公路的发展还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城市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不断向农村流动,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文明新风在乡村蔚然成风。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为了修好农村公路,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建设模式,强化质量监管,确保每一条公路都成为群众的“放心路”“满意路”。广大建设者们不畏艰辛、日夜奋战,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一条条乡村发展的“致富路”。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只是农村公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仍需再接再厉,持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提高公路通达度和服务水平,让更多的乡村享受到交通发展的红利。要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建立健全长效养护机制,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要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升级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保障。

农村公路的发展,是中国乡村巨变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中国农村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进步的伟大历程。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路必将越修越宽、越修越好,为乡村振兴铺就更加坚实的“快车道”,让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