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即将停业!杭州人逛了30多年,“承载了我的青春……”
近日,一则消息传来:陪伴杭州人31年的杭州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将于年底停业。不少人感慨:我的青春落幕了……
杭州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于1994年9月18日开业,尽管市场规模并不庞大——只有100多个铺位,但它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很多杭州人的记忆里有它
很多杭州人儿时的记忆里都会有这么一幅场景:周末去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闲逛,买一堆杂七杂八的文具,本子、笔、贴画等,最后买一个老头葱包烩,吃得嘴角都是甜甜的酱汁才觉得圆满。
1995年8月,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一景。浙报集团资料图
1992年庆春路改造,燕子弄就规划了一个市场,原本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农贸市场,后来生意不好,就改成了文化用品市场。
在当时的杭州,这是第一家文化用品市场。“真的是人挨着人。基本上以零售的为主,那时候的杭州没有那么多文具店,要买办公用品、学习用品都要到这里,多远都会骑车到这里买。而且,单位批发,渠道也是在这里。”老杭州人说。
不过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来逛的人越来越少,商铺也关了不少。2021年,一度传出市场要关门的消息。
这次真的要说再见了。市场与各位经营户签订的租赁合同将于2025年12月31日届满,届时不再办理续签手续。
商户:
只要还开放,就会正常经营
8月25日上午10点半,与室外火热的天气相比,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可谓冷清。
临近开学,本该是文具市场相对热闹的时候,但这里的顾客并不多。而且市场有近一半铺面的卷帘门紧闭,开着的铺面装修也不甚精致,透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现在就是不大有人来的。”黄阿姨的铺面靠近出入口,铺面虽然不大,商品可谓琳琅满目——笔记本、圆珠笔、文件夹、卡套、乒乓球等应有尽有。
对于人流少,她早就见怪不怪了。“现在电商确实方便,很多人不会为了文具专门跑一趟。而且线下渠道也很多,街边有小店,商场有连锁店。”
但黄阿姨随后又解释,“做了十多年了,我们积累了一批老客户。而且这里毕竟是市中心,偶尔还是会有逛街的市民路过……”对于市场管理方关店的决定,黄阿姨有点惋惜,她表示,将一直经营至市场关门。
另一侧,王大姐按计算器的手一直没有停下来。“我们主要做的是公司客户,价格和服务到位了,生意还是有得做,只是利润薄一点。”
虽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即将关停,但计划继续经营的商户将搬迁至其他市场,持续为新老客户提供服务。“现在杭州有不少商场空置,租个铺子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客源才是最重要的。”王大姐说。
资料/潮新闻、上城发布、小营街道、庆春路文化用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