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运河上将增添一座“江南竹伞”桥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岳雁

都市快报讯  杭州的大运河上,即将新添两座人行桥,有望成为新的地标。

大城北要多一座“江南竹伞”桥

拱墅区康桥单元电厂河人行桥工程,近日完成施工招标,即将开建。这座以“江南竹伞”为灵感的人行桥,不仅可以贯通运河东岸景观带,还会成为大运河畔兼具实用与美学价值的一个全新地标。

项目位于康桥街道京杭大运河与电厂河交叉口东侧,沟通运河东岸南北景观带。

其中,南侧的运河东岸景观带(朱家坝路-电厂河)已建成开放。北侧的景观带(电厂河-康桥路)一期计划本月底完工。

这座人行桥建成后,能方便周边居民穿行于两侧景观带,满足大家休闲娱乐的需求。

作为实现运河东岸从石祥路至临平界全线贯通的核心节点,考虑到桥梁与场地的融合,电厂河人行桥采用结构高度较低的桥型方案,借鉴了“以竹作骨,以绸张面”的杭州竹伞设计思路。

桥梁通过横、竖向钢管连接,纵横交错的桁架杆,结合轻薄的桥面体系,将传统的木构拱桥嵌入江南竹伞的轻巧骨架。整座桥犹如从岸线自然生长而出,既传承拱桥古典神韵,又展现出现代建筑的轻盈与通透。

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全面贯通,增强北岸康泽苑、康盛苑、保利·潮和阅江台轩等居住区与南岸配套设施的互动连接,同时也串联起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大城北少儿公园两个在建地标,以及在建商品房小区绿城汀岸印月轩。

“我们天天盼着这桥早点建好,以后电厂河南北连通,散个步能一直从北岸走到南岸,路线更长、风景也更丰富。”家住北岸康泽苑小区的莫女士期待地说,“以后晚饭后遛弯再也不用来回绕远了!从家门口可以直达对岸公园和绿道,安全又方便。”

小河公园人行桥亮灯了

同样是大运河上的人行桥,近日,小河公园人行桥亮起彩灯,进入最后的景观调试阶段。该人行桥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开放。

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位于京杭运河、西塘河、余杭塘河的交汇处,东西横跨京杭大运河。建成后连接京杭大运河西侧的小河公园和东侧的青莎公园,桥梁结构由主桥主梁及分叉梁、西岸平台梁和东岸梯道梁组成,主桥平面呈“Y”形,总跨度154.2米。

今后,住在锦昌文华苑的居民不用再绕行登云桥,直接通过人行桥即可到达小河公园,步行时间由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

开业近3年,由工业遗存小河油库变身而来的小河公园,已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建设的重点文化标杆项目,更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城市名片效应的文化地标。

公园投入使用以来,日均客流量在3000到5000之间。不少游客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后专门赶来拍照打卡。

目前小河公园的二期正在开发,随着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年底开通,打通了周边区域的最后一个“堵点”。未来,居住在丽水路沿线新楼盘里的年轻群体来公园会更加方便。

市民游客如果从大兜路沿着运河走过来,逛完小河公园后,可以沿着运河滨水绿道一路走到拱宸桥边,形成运河边一条亮丽的城市景观带。

你在艮山西路上堵过车吗?

城市更新不仅体现在新建项目上,也体现在对原本的城市痛点进行提升改造。

近日有市民表示,自从环城北路地下隧道以及钱塘快速路开通后,艮山西路秋石高架的拥堵情况就越发严重起来,甚至会一直堵到机场路高架。

“艮山西路(机场路-皋塘桥段)建设年代比较早,也一直没有扩建,现在已经无法消化钱塘快速路、杭州东站、秋石高架路等带来的巨大车流,所以经常陷入拥堵,想知道有关部门有没有正在规划中的解决方案。”市民刘先生在政务网上提出了问题。

“艮山西路现在真的太堵了。”刘先生说,他早上7点25分从下沙出发,走钱塘快速路转艮山西路,结果在艮秋立交下堵了20分钟,足足3.1公里都是红色的。

“我从七堡去城西,出了新塘路隧道要先变道右转上艮山西路,再变道左侧下环城北路隧道,这3公里左右的路,就是每天的痛点。”住新塘路附近的钟女士也希望艮山西路提升改造一下,“几乎每天堵,13.5公里的通勤路,要开1小时。”

对此,杭州市建委表示,艮山西路(艮秋立交-彭埠互通)段为上世纪90年代建成,目前已经了解现状情况,对于此段的提升,正在做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