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 75岁庞大伯忙着备课 他是两所小学的手工课老师 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做十里琅珰牌坊
都市快报讯 暑假即将结束,这些天庞大伯正收集材料,为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做准备。75岁的庞大伯是采荷三小和卖鱼桥小学特聘的手工课老师。
“我教学生做手工,用建筑废料、木头做成模型,去记录、还原杭州的一些生活场景。”庞大伯说。
比如杭州火车站、红星剧院、钱塘江大桥、杭州最早的公共汽车和轮船等,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并通过手工的形式去记录、学习,同时也让学生们开动脑筋。
上学期末,有学生问:“庞师傅,九溪那边有个十里琅珰,为啥叫这个名字呢?”
庞大伯说,他的开学第一课,就打算组织学生手工制作十里琅珰的牌坊建筑。十里琅珰地处西湖风景名胜区,指的是天竺山东、龙井村西、梅家坞村东北的山岭。以前交通不方便的时候,常有马帮行走,环佩叮当,老底子习惯将此间一段山路称为“琅珰岭”,又因长度恰好在10里左右,所以又称“十里琅珰”。
庞大伯名叫庞培华,75岁,退休前是杭州公交一公司的检修技师,他爸爸是杭州7路车的第一代司机,妈妈是7路公交车售票员。庞大伯年轻时学过木工,爱动脑筋,喜欢动手搞小发明,他的手工作品上过央视,浙江和杭州的报纸、电视台多次报道过,都市快报也曾报道过他。
2017年,快报曾登过他“木头枪打蚊子”的故事,庞大伯说家里蚊子来得个多,墙上一拍就是一个血印子,蚊子飞得高,手够不着,夜里嗡嗡叫,影响睡觉。他花了半天时间做了把木头枪,“扳机”和“弹夹”之间用橡皮筋连着,“子弹”就是一根松紧带,最远射程可达3米。第二天晚上,木头枪一连击落10只蚊子,庞大伯笑称击落“敌机”10架(下图)。
庞大伯退休后不爱晒太阳、搓麻将,就爱做木工、搞小发明,这些年一直没闲着,带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带学生们做木头枪、轮船、汽车模型,还原老剧院、火车站,他的手工课名额供不应求。
庞大伯平日教学生手工课,小学生想法多,有些想法在大人看来是天方夜谭,庞大伯却不这么认为,“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比如学生问能不能让木头玩具动起来,就激励了他的新玩具制作。
传说鲁班曾造过木鸢,“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造木牛流马,“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小说里还记载了木牛流马的制作工艺。
千百年来,不少工匠艺人都想复刻还原这些神技,老庞也开动过不少脑筋,平日就在家里鼓捣与琢磨。
今年3月,一个泰国学生代表团来杭交流,要听庞大伯的手工课,学校领导让他露一手,庞大伯拿出他压箱底的玩具——“木牛流马”。
庞大伯给记者演示,一块长方形木板,一边有挡板,支撑起一端,形成斜坡。“这是轨道,挡板
防摔。”正式的玩具,老庞也说不好像啥,两只“大眼睛”突出,分列两边,一个小尾巴翘起,身体是一块方形木板,前身下面突出椭圆轮状,前身三分之一处穿孔,插入一个小棒槌,与前身半轮一般高,形成支撑,可开合。
放在轨道高的一段,它就有规则地动了起来,一前一后,亦步亦趋,咣当咣当,自高处“流”到低处。
庞大伯说,此物一出,校长、青年教师、学生、外国交流团见了都说“好玩”,交流结束,还作为校礼赠送给了泰国学生代表团。
有过基本物理学知识的不难看出,庞大伯的“木牛流马”靠的是自身重力向下,摩擦力向上,以及钟摆原理的运用。道理不难,难的是有人把它做出来。
还有一次,一个孩子拿来一只甲鱼壳,说能不能让它动起来。庞大伯在“木牛流马”玩具的基础上,将甲鱼壳装饰上去,活生生一只小乌龟,惟妙惟肖。庞大伯还由此开发了一节课程,还原“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画了只兔子靠在终点附近跑道,示意“兔子睡着了”,乌龟从起点一步一步,率先爬到终点,最终赢得了比赛。
庞大伯说,当初给他甲鱼壳的学生,后来对他很服气,“他羡慕的眼神让我很受用,我也想用行动去影响他,只要肯动脑子、肯动手,生活中处处是发明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