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力全开”迎万亿市场 “它经济”如何提质?
杭州新闻讯 8月24日,为期5天的第27届亚洲宠物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次亚宠展规模再创新高,以31万平展览面积、全产业2600+海内外展商以及2万余参展品牌缔造了一场全球宠物经济发展盛宴。每日开馆前场外排起的长龙更是成为火热宠物市场的一个缩影。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002亿元。艾媒咨询预测,2028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15万亿元。随着消费升级与情感需求的双重驱动,宠物经济正以迅猛之势崛起,成为众多城市竞相角逐的新兴赛道。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不少城市先行先探,积极布局,通过出台专项规划、提供资金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集群等举措,全方位推动宠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城市的探索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借鉴,彰显出宠物经济在提升城市消费活力、优化产业结构及完善社会治理、体现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多重价值。
深圳:从“宠九条”到构建百亿产业格局
作为创新之都,深圳在宠物经济发展上展现出前瞻性布局。
2024 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深圳市福田区支持宠物行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即 “宠九条”,从创新研发、产业人才、标准化建设等九大层面为宠物企业提供全方位扶持。政策于2024年10月8日正式实施,试行期为三年,旨在推动宠物行业从初始的 “高速增长” 阶段向专业化、规范化迈进。福田区聚焦宠物行业三大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如今,福田宠物经济总部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吸引了诸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入驻。新浩e都、中洲湾、Apark数字艺术公园三个综合体打造宠物专业园区并正式授牌,近 20 家国内外头部企业表达入驻意向,10 多家企业已实际入驻。以福田本土企业新瑞鹏集团为例,其作为亚洲第一大宠物诊疗连锁集团,对 “宠九条” 高度认可,认为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的宠物行业产业政策,从产业用房保障、人才支持、研发经费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良好的营商环境及高效的政府服务,更是如虎添翼,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6月6日,深圳进一步加码宠物经济,发布《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宠物友好型场景建设,计划 2025 年全市宠物友好商场和公园建设超 90 个。打造 “宠物 + 文旅” 消费场景,支持举办宠物展会,推动宠物主题乐园、宠物友好酒店等业态发展。在产业创新上,对新兽药注册、创新宠物医疗器械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同时优化深港宠物跨境政策,简化入境流程、衔接跨境服务。深圳目标 2026 年形成全链条宠物产业格局,力争行业营收破 100 亿元,重点发展智能用品、高端主粮、宠物服务等领域,对宠物企业租赁社会物业给予最高 300 万元 / 年租金补贴。
佛山:出台首个宠物经济领域“全市行动方案”
制造业大市佛山在宠物经济领域另辟蹊径,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25 年,《佛山市推动宠物经济集聚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这是佛山首个全市层面的宠物经济行动方案,明确用三年时间实现宠物经济全产业链布局与全业态协同发展。
依托佛山制造业基础,佛山将聚焦科学化、精细化养宠市场需求,引导相关企业向智能化宠物用品行业发展,鼓励传统家电企业布局宠物智能家电行业,打造“佛山智造”宠物用品标杆。
在宠物食品板块,佛山鼓励企业深耕细分赛道,开发多种类型产品,积极推动多元布局与跨界融合。以海洋之星宠物食品(佛山)有限公司为例,其智能化生产线上,每小时生产5吨的高端宠粮奔向全国市场;自 2022 年投产以来,该公司业绩增长迅猛,2024 年营业收入突破 4300 万元,同比增长 140%。今年1月-5月营业收入近2200万元。企业不断紧跟行业趋势,计划打造高端宠物食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及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宠物经济的发展也延伸至服务领域。如佛山酷贝e族宠物文化产业基地,占地面积超200亩,以领先国内水平建设涵盖“宠物一生”服务的文化乐园,内设有宠物专业竞赛草坪、宠物游乐园、宠物游泳池、宠物用品商店、宠物家庭娱乐区等功能场所,不仅是一个让宠物快乐玩耍的乐园,更构建成一个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研学基地。
不仅如此,佛山商场的宠物友好服务也迎来全新升级,从简单的“允许宠物入内”进阶为“全方位宠物友好生态”的打造。岭南天地创新推出“宠物社交季”活动,在露天草坪定期举办萌宠派对、宠物才艺秀等互动项目;顺联公园精心打造集游乐、休憩、社交于一体的萌宠乐园,引入宠物专属游乐设施和休憩区,让“携宠逛街”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体验。
根据《方案》,到2027年,佛山各区分别建设两个以上宠物友好社区,鼓励辖区内商户有条件开放宠物进入,设置宠物专区,开发宠物餐厅、宠物咖啡馆、宠物泳池等多元消费场景,增设宠物相关基础设施,构建人宠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无锡:“真金白银”奖补,拓展人宠共享空间
无锡的宠物经济发展中,宠物医疗板块独具特色。
官方数据显示,近五年无锡经开区宠物医疗机构数量激增 100%,形成 “专科化 + 高端化” 格局,有的宠物医院专注猫狗眼科,有的依据宠物性格分区管理,有的则以全科服务赢得口碑。在尚贤河湿地公园的碧水环绕中,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宠物健康综合体曾引发高度关注。3000㎡生态建筑、融入18.5平方公里湿地公园、配备64层CT尖端医疗中心,作为长三角首个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的高端俱乐部式服务平台,这家宠物健康中心试运营半年即实现日均接待超200组宠物家庭。业界认为其 “医疗×休闲”双核模式,标志着中国宠物服务业态正式进入4.0时代。
今年6月,无锡市通过《无锡市促进宠物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制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 2027 年全市宠物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30 亿元,其中宠物用品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诊疗及服务业营收分别达 10亿元、15亿元、5 亿元,并计划培育 10 家以上用品制造企业、6 家以上诊疗及服务企业,建设 2-3 个宠物产业园及一批宠物友好场景。
无锡市在《意见稿》中明确了宠物产业发展的五大重点方向:聚焦宠物食品用品领域、完善宠物交易体系、提升宠物诊疗水平、创新宠物服务模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推出力度颇大的奖补政策,对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宠物产业招商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首次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的宠物产业企业给予最高8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取得批件的兽药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单个企业每年补贴最高1000万元;对运营水平较高且形成规模化宠物产业集群的园区,最高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补。
此外,对宠物友好社区、商圈、景区和宠物主题公园,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在无锡专业场馆举办展期3天以上、展览折合标准摊位数 300个以上的会展活动,依规给予每个标摊最高600元补贴,单个会展活动最高支持300万元;对宠物行业企业租赁社会物业给予租金补贴(最高300万元/年),联合高校定向培养宠物医疗、护理等专业人才,提供实习补贴等等。
合肥:将宠物经济纳入现代农业“新赛道”
2024年9月,合肥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首次将宠物经济纳入现代农业五大新赛道,提出“小宠物、大产业”的战略愿景。2024 年底《合肥市促进宠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正式发布。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还创新性地成立了全国首个宠物经济处。
合肥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宠物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合肥全市集聚5.09万家宠物相关企业,形成了从食品用品到医疗美容的完整产业链。其生物医药产业800多家企业的集群优势,更为宠物医药发展提供了强大后盾。如爱宠生物的综合性生产基地展现了其在宠物医药领域的龙头地位,中龙国创的现代化GMP标准研发中心更是树立了行业新高度。
“科创基因”是合肥宠物经济最鲜明的底色。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肥在宠物疫苗、营养健康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爱宠生物研发的国产猫三联疫苗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今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高端宠物医疗中心、培训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构建 “一核、三中心、多组团、多业并举” 的产业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合肥发布《合肥市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其中指出:对宠物行业企业(机构)开展产品研发创新、活动并产生效益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补;宠物产业电商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宠物产业园区达到认定标准的,对运营主体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支持;对园区落地的宠物机构(企业),按照不超过当年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对新获一、二、三类新兽药证书的,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创新型、改良型兽用诊断试剂,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合肥将宠物经济视为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的新赛道之一,积极出台政策,培育宠物产业集群。计划到 2027 年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宠物产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