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航空:一架泡泡玛特彩绘飞机的背后
都市快报讯 编者按: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频频发力,提出打造全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
那么,什么是生产性服务业?杭州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都有哪些特点?他们关注什么?他们的发展怎么样?
本栏目带你一起对话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领头人,走近杭州生产性服务业。
Labubu今年火爆全球,暑假期间,有人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还看到了一架喷绘着Labubu形象的飞机,非常惊喜。这架有Labubu形象彩绘飞机背后的长龙航空就在杭州。
都市快报联合杭州市发改委、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近日走进长龙航空,与公司总裁高英战的访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扎根浙江本土文化,积极拥抱创新、面向未来的长龙航空。
问:我注意到长龙航空在跨界合作方面很活跃,特别是泡泡玛特彩绘飞机。想请您聊聊长龙航空在服务文化、面向旅客的服务以及跨界合作方面的特色和理念。
答:先简单介绍一下长龙航空。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2年货运首航,2013年客运首航。目前机队规模 73 架,累计开通国内外航线700余条。现执飞航线140余条,其中,国内航线120余条、国际航线20余条。
在国内的航空运输业,想要做到差异化竞争是很难的。长龙航空通过打造“春雨式”服务,与其他航空公司形成了一些差异。“春雨式”服务讲究润物细无声,让旅客有一种内在的体会和体验。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细节,比如客舱布置、特色餐饮服务等。
我们的地面和机上服务团队都相对年轻且有活力,我们的服务让乘客能真实感受到长龙航空这帮年轻人是在用心做事。
说到跨界合作,我们不仅跟泡泡玛特联合打造了一架全机身喷涂彩绘飞机,也愿意跨界去尝试年轻人喜欢的新消费类产品。比如跟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合作,以及跟中国国际动漫节合作等。长龙航空一直致力于打造“潮”品牌,按照刘启宏董事长提出的通过融入潮文化、开发潮玩潮物、树立潮品潮牌等方式,为乘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我们做这些的背后,源于杭州这座城市的开放创新基因。我觉得当初长龙航空选码头选得特别好。长龙航空扎根在杭州,是浙江省唯一本土主基地客货运综合运输航空公司,更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主导型主基地航司,自然会受到这种城市文化氛围的影响。
问:长龙航空在智慧化服务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长龙航空的数字化框架发展思路,主要由几个板块构成:智慧出行、智慧运行、智慧协同,还有数据中台(为这三个板块提供后台服务)。我们正朝这几个方向不断探索和前进,提高运行效率、旅客出行体验,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我认为,杭州众多数字化企业的集聚,为长龙航空的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长龙航空的数字化推进也不仅仅是内部个别部门的任务,而是需要顶层设计引领,全员参与,层层推进。
问:长龙航空是如何理解和实践航空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的?
答:航空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就是要以创新为引领,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航空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局面。
自成立以来,长龙航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通过深化数字化转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成立了“数智化建设领导小组”,持续深化“数智航空”战略蓝图规划,通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全面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同多家科研院所、公司组建“民航智慧航空大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合力推出AIX数据驱动的航空生态平台,把场景和数据共享开放给生态伙伴一起共建共创,打磨出多项创新型数字化产品。未来,我们也将通过持续创新,整合多方力量,致力于打造智能高效、数据驱动、生态协同的民航数智航空创新平台,为行业贡献长龙方案,共同繁荣“智慧航空生态圈”。
问:今年开工建设的长龙·国际再制造中心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跟新质生产力紧密相关。
答:没错,长龙航空致力于推动航空运输、航空智造、航空服贸三大板块实现“三个百亿”产值目标,致力于构建千亿级航空产业大平台,成为国际一流的浙江主导型主基地航空公司。发动机维修再制造作为航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和发展需求,更契合民航强国战略以及浙江省、杭州市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期望。长龙·国际再制造中心不仅将促进航空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发展,更将对杭州乃至浙江深度融入大飞机制造体系、推动航空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我们从国内其他航空公司手里购入了5架退役飞机,正在逐步进行拆解。将来我们会与更多的航空运输企业合作,包括从飞机维修到飞机拆解,再到飞机部件的维修。国际再制造中心的建设使长龙航空面对的不只是消费者,还有所有的航空运输企业。长龙航空倡导的是一种开放、合作和服务的姿态,向整个行业提供服务,这对国内航空业的发展也会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