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创作 共绘共富图景 “潇洒千年·光影桐庐”第二届杭州乡村影视周启幕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陈友望

杭州日报讯  8月22日晚,“潇洒千年·光影桐庐——第二届杭州乡村影视周”在桐庐县学圣广场亲水平台拉开帷幕。杭州市文艺志愿者与数百名桐庐市民共聚一堂,在光影交错间感受千年桐庐的文化脉动与乡村振兴的活力。

作为本届乡村影视周的前奏,8月21日至22日,“科技浪潮下的影视内容创作培训班”率先开班。来自杭州各区县的影视工作者与青年创作者齐聚新落成的华策影视技工学校,开启了一场“技术+内容”的深度对话:虚拟现实电影《长安三万里》制作总监李韧韬分享技术赋能电影新业态的创作经验,编剧袁帅以《潜渊》等作品为例拆解剧本创作的规律与心得,与光同尘科技行政总监周源则演示AIGC如何重塑影视制作的高效流程,博采传媒影视策划部内容开发负责人戴梦艳分享“影视智能体”赋能创意表达的实践成果,课程涵盖智能时代创作变革、中国表达的国际化传播等维度,为学员搭建起连接前沿技术与剧作创新的桥梁。

开幕式上,杭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艺术家联袂献上了一场颇具地域特色、融合影视元素的艺术盛宴。开场歌舞《锦绣前程》以磅礴的舞姿勾勒富春山水,电提琴演奏的《梁祝》与杂技《蝶恋》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法交融,越剧名家王杭娟一曲《相思树》引得掌声雷动。现场推介了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太平年》《出去玩》等新作,更启动了“最美江南——生态主题电影展”与“浙里共富”纪实影像创作活动。

作为本届乡村影视周的重头戏,生态主题电影展映将精选《奇幻森林之兽语小子》等十余部作品,深入桐庐美丽乡村放映。每场放映前,文艺志愿轻骑兵将带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敢叫荒滩变绿洲”的奋斗故事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跃上舞台和银幕。整体活动将持续至10月,覆盖桐庐多个乡镇,为基层群众送上精彩的文化大餐。

8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以“烽火岁月”“家国情怀”等四大篇章展开。桐庐银色年华合唱团演绎《映山红》,张玉芳、陈盼盼等歌唱家重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绒花》等经典旋律,还有翁仁康的莲花落《唱支山歌给党听》倾情上演。

“浙里共富”纪实影像典藏作品桐庐站创作活动亦同步启动。大学生创作团队将跟随电影放映队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劳作身影与文化活动,以影像诠释共富内涵。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汤学君表示:“希望青年创作者在美丽乡村的沃土中汲取创作灵感,让作品既有烟火气,又具时代性。”

本届乡村影视周以“文化+科技”为核心,通过培训、展映、创作等多种形式,推动影视资源下沉基层,助力打造“中国最美影视文旅目的地”。杭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徐卫军在致辞中表示:“乡村是文艺创作的沃土,我们要让光影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让更多人通过镜头读懂桐庐、爱上桐庐。”

从科技赋能的人才培育到生态主题的光影记录,从文艺志愿轻骑兵的送戏下乡到青年影视工作者的田间创作,这场富春江畔的光影盛宴,正为千年桐庐注入新的文化动能,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