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特等,2个一等!杭州残疾人艺术团全国汇演“摘金夺银”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温欣欣 通讯员 杨云飞

市残联供图

8月18日至20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武汉圆满举行。这场四年一届的特殊艺术盛宴,汇聚了全国32支代表队、2075名演职人员,包含声乐、器乐、舞蹈、戏曲4类共152个节目。

其中,杭州市选送的节目群舞《脚划船歌》、钢琴独奏《肖邦B小调奏鸣曲Op.58第四乐章》分获特等类节目第一名和第二名;选送的演员参演的群舞《星星的我》、昆剧《牡丹亭·游园》也同样获得特等类节目称号,参演的民乐《婺江欢歌》、戏曲《西湖春秋》获一等类节目。除节目斩获佳绩外,杭州市残疾人歌手王怡文还参与了汇演主题曲《心梦交响》的演唱。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杭州市特艺人才、创辅团队、工作人员们近8个月的坚守与付出。据了解,群舞《脚划船歌》是杭州市选送参加第十届浙江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节目,为了编排好这个节目,市残联会同市文化馆专家带领全市20余名听障舞者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为了一个托举动作进行了无数次训练,“轻伤不下舞台”的坚持,终于在省汇演上脱颖而出,并在全国舞台上一鸣惊人,在全部40个舞蹈节目中获得第一名。这些听障舞者用努力证明:生命的缺憾从未阻挡追求美好的脚步,反而让这份坚持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此外,盲人钢琴演奏者来佳俊、琵琶演奏者蔡琼卉等选手通过年复一年的练习,也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据了解,来佳俊因早产致盲,4岁半时被钢琴声吸引,在父母的支持和多位老师的指导下,8岁时为刘欢伴奏,10岁考出钢琴十级。2009年,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此后又以专业考试全国第六名的成绩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该校唯一的全盲学生。为了把每个音符刻进脑海,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指尖磨破了就裹着纱布练,父亲趴在琴边当 “活乐谱”,陪他“北漂”十五年。从会弹奏《七子之歌》的孩童,到被郎朗搂着肩膀赞“未来大师”的博士,他指尖流淌的不仅仅是肖邦的旋律,更是把“不可能”揉进音符的倔强。

蔡琼卉在8岁时不幸坠入黑暗,直到10岁摸到琵琶弦,琵琶的乐声带她看到了人生别样的光芒——“弹完整首曲子时,我就知道没有什么不可能。”蔡琼卉说,她正是带着这份信念,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考入大学。她一手抓钢琴调律、一手练琵琶技艺,甚至为郎朗调试过演出钢琴。当发现更多视障者被埋没的才华时,她还参与发起成立了杭州六六声生艺术团,用“以声逐光”的执着告诉世界:盲人的舞台,从来不止推拿。

杭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汇演成果是杭州残疾人艺术事业发展的缩影,背后凝聚着特艺人才的汗水与坚持,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对残疾人艺术事业的支持。未来,杭州市将持续搭建更多艺术平台,鼓励残疾人用艺术表达自我、拥抱生活,让每一分才华都能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