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同心梦:温州、拜城和一师九团青少年以研学为媒,共书民族团结新篇章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 陈温沁 阮小雷

今年暑期,温州与新疆拜城县、一师九团再度携手,以“祖国情·中华行”为主题,组织百余名青少年分赴北京、温州等地开展研学,通过历史探源、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为温州、拜城和一师九团的青少年搭建起一座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配图1

双城记:从历史长河到非遗匠心

北京:触摸千年文脉,激扬爱国情怀

8月14日至20日,来自拜城县和一师九团的60名青少年在首都北京开启了一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研学之旅。在故宫博物院,学生们穿越紫禁城六百年风云,亲手触摸“金砖”纹路,感受“一砖一瓦皆历史”的厚重;中国科技馆内,机器人舞蹈、太空舱模拟等互动项目让少年们直呼“科技原来这么酷”。“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航天器,今天摸到模拟舱,我仿佛看见了中国空间站的未来!”来自拜城的学生艾克散·吐热合买提兴奋地说。

配图2配图3

北京大学校园里,除了参观这所百年名校之外,新疆学子与北大学长共话成长,一场“名校学长对话”让边疆少年眼界大开。“北大学长教我们如何规划学业,原来‘考名校’不是梦!” 来自一师九团塔里木中学的学生孔诗雨说道。而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更成为无数少年心中的“高光时刻”——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孩子们自发齐唱国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配图4配图5

温州:解码非遗基因,传承文化根脉

同期,另一批40人的青少年则是在温州开启非遗探秘之旅。泽雅古法造纸工坊里,学生们亲手制作竹纸,体验“一张纸传承千年”的匠心;苍南矾山矿洞中,非遗矾塑技艺让少年们惊叹:“原来矿石也能变成艺术品!”在洞头海霞村,渔民文化与贝雕创作结合,孩子们用研学手册记录下“海上花园”的生态智慧。

配图6配图7

配图8

配图9

最令人动容的是温州木偶戏台上的文化共振。当新疆少年与温州学子共握木偶操纵杆时,不同文化的种子在青春手中开出了并蒂花。木偶戏非遗大师传承人季天渊感慨:“这才是非遗的活力——在交流中传承,在创新中绽放。”

配图10

温州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研学不是终点,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起点,让更多青少年在交流中成长为守护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当温州、拜城和一师九团的青少年在研学中看见彼此的眼睛,民族团结的种子便已生根发芽。未来,这场跨越山海的“青春对话”,将继续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澎湃动力。

配图11

配图12